分秘性
中耳炎属中医“风聋”的范畴。本病大多因伤于风邪,见于伤风
感冒之后,风热或寒外邪随经脉入耳窍,经气为之壅滞,清窍为之闭塞,以致
耳鸣失聪;风邪侵入少阳,则风火亢盛,三焦气机受到壅滞,下焦则决渎不利,水湿停留,耳窍闭郁积水。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排除中耳积液,恢复咽鼓管功能。在使用抗生素控制上呼吸道炎症的同时,滴用1%
麻黄素粘膜收缩剂和咽鼓管吹张;中耳积液,应用鼓膜穿刺、切开、鼓室置管等方法排除之;去除肥大的增殖体和扁桃体,积极治疗鼻及鼻窦的炎症。
那中医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怎样的呢?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耳鸣耳痛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中耳积液为浆液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成人常发生在感冒后,改变头部的位置可影响听力,当鼓室内液体稀薄时平卧位听力有所改善,起床后听力反而差。
中医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怎样的呢?想了解一下中医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