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
中耳炎的治疗主要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1)改善中耳通气:首先,宜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畅。可用1%
麻黄素滴鼻,或用1%麻黄素与0.5%可的松喷雾至鼻咽部,每日3~4次;亦可在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控制后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或导管吹张法进行咽鼓管吹张;或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喷入强的松龙等类固醇激素药液,以减轻局部水肿。 (2)清除中耳积液: ①穿刺抽液:一般用7号长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后下方或前下方刺入鼓室,以空针抽吸积液;或于抽液后注入地塞米松。 ②鼓膜切开术:若积液粘稠,抽液无效者可做鼓膜切开术。鼓膜切开后,吸尽鼓室内积液;积液粘稠者,可用透明质酸酶1000单位溶于1ml生理盐水中注入鼓室。 ③鼓室置管术:如经抽液或注入酶制剂、激素等无效,可做鼓膜置管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但2岁以下儿童慎用。此外,红外线及短波透热治疗可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积液吸收。 (3)祛除病因:应积极治疗鼻咽及鼻腔疾病,特别是腺样体肥大者,可切除腺样体。在急性期,可选择红霉素0.25g,每日 3次?诜?话避星嗝顾?.5g,每日2次,肌肉注射,以控制感染。加入地塞米松或强的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效果更好。 中医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属“风聋”、“耳胀耳闭”、“耳胀痛”、“耳痹”的范畴。其病机多为风邪侵袭,经气痞塞,或痰湿浊邪,上聚耳窍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其辨证施治的要点是: (1)风邪滞窍:
感冒之后自觉耳内胀闷或微痛,
耳鸣及听力减退,自声增强,鼓膜内陷,色红肿胀或见液平面。伴发热恶风,鼻塞流涕等。治宜疏风散邪,行气宣痞。方用银翘散合通气散:
金银花20g,
连翘12g,
桔梗10g,
薄荷10g,淡
竹叶10g,
荆芥10g,
淡豆豉10g,
牛蒡子15g,
芦根10g,
川芎15g,
柴胡20g,
香附10g。鼻塞重者加
辛夷、
苍耳子各10g;耳胀闭甚者加
藿香、菖蒲各10g;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
泽泻各10g。若为风寒雍遏肺经,全身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宣肺散寒通窍。方用三拗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麻黄10g,杏仁10g,苍耳子10g,辛夷10g ,
白芷10g,薄荷10g,荆芥10g,
防风10g,
甘草3g;水煎内服。 (2)痰湿聚耳:耳内胀闷闭塞感较重,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摇头时耳内有水响声。检查见鼓膜有弧形水平线或鼓膜外凸。全身多有头重
头晕,倦怠乏力,口淡腹满;舌淡苔腻,脉濡或滑。宜健脾升清,利湿通窍。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0g,柴胡10g,
当归10g,
陈皮12g,辛夷12g,
茯苓15g,泽泻15g,
石菖蒲10g,
车前子15g,
葛根20g,木通10g;水煎内服。 (3)气血瘀络:耳内有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渐起,日久不愈。鼓膜内陷明显,或有增厚,钙质沉着,粘连萎缩;舌质暗红,脉涩。治宜活血通络,聪耳开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 ,当归12g,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10g,全蝎12g,
地龙12g,
黄精15g,葛根15g,
丝瓜络 15g,路路通15g。若兼有头晕,腰膝酸软,为肾精虚弱,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
耳聋左慈丸,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