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耳鼻喉疾病 > 中耳炎 > 正文

卡它性中耳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2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3.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疗。   2.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可选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左氧氟沙星),预防或控制感染。
  1.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下鼻甲后端肥大者,行下鼻甲后端部分切除术。
  (三)病因治疗:
  3.鼓室置管术:
  1.鼓膜穿刺抽液2.鼓膜切开术:
  (二)清除中耳积液:
  3.红外线或超短波透热理疗,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水肿消退。
  2.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咽水通气法或导管吹张法。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忌用。
  治疗(一)改善中耳通气1.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
  听力检查:音叉及纯音测听多为传导性聋。声阻抗-导纳测试的鼓室导抗图呈现平坦型(B型)或高负压型(C型),有助于诊断。
  检查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变短、分散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锤骨柄变水平,前后皱襞变明显。鼓膜呈粉红色或黄色、淡黄色油亮,透过鼓膜可看到液平面,此液面呈一头发丝状弧形线,称发线,当头位变动时此液平面保持水平位。有时可见到液体中的气泡。慢性者鼓膜增厚混浊色发暗。鼓气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活动度受限。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作诊断性鼓膜穿刺术确诊。
  症状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
  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而致。本病冬、春季多见。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为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 ear)。
  下面说说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它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概述:
  卡它性中耳炎是什么病?对于卡它性中耳炎要怎么治疗?

下一篇:中耳炎小儿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