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医生多次建议病人拔除阻生智齿,但病人总是因为摆脱不了对拔牙的恐惧及对拔除阻生智齿的种种误解,迟迟不拔除阻生智齿,以致招来严重的后果————不仅对工作带来影响,对邻牙造成损害,而且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与精神,肉体上的极大痛苦。
其实智齿该不该拔?
这对于口腔科医生来说,已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他们在全面考虑病人的情况后,常会建议病人尽早拔除阻生智齿。
误解一:拔了智齿,会使智慧降低。
人的智慧高低,取决于大脑发育及后天的学习与积累,而与有无智齿无关,更与保留或拔除智齿毫不相关。事实上,智齿一词只不过是第三磨牙的俗称而已,因为它的萌出时间与人的智力发展基本成熟的时间相吻合。
误解二:拔了智齿,会使邻牙松动。
牙齿松动的最常见病因是牙周病。其他一些口腔疾病(如根尖周炎,创伤等),也是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败血症、糖尿病等),也可引起牙齿松动。而不明原因的牙齿松动,应警惕有无颌骨肿瘤的可能。智齿牙冠的压迫,使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吸收;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也可造成第二磨牙松动。因此,拔除智齿不仅不会引起邻牙松动,反之,尽早拔除智齿,更有利于第二磨牙的稳固。
误解三:拔了智齿,会影响咀嚼,发音及面容美观。
智齿与对牙合牙一般咬牙合不良,甚至完全无咬牙合关系。因此其咀嚼功能很小,甚至完全无咀嚼功能。牙齿的发音及美容功能主要取决于前牙(门牙)及前磨牙,而智齿对此几乎是无功能的。
误解四:智齿没有龋,也不痛,拔除智齿可惜。
智齿牙冠对邻牙的压迫以及由于咬牙合不良而引起食物嵌塞,常可造成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或牙槽骨吸收,对第二磨牙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其次,智齿常因萌出间隙不足,致使位置不正而对颊、舌部造成长期的不良刺激,易形成创伤性溃疡,甚至恶变。再之,由于智齿处于口腔后部,不易清洁,细菌极易在此滋长,使口腔卫生不良,而诱发其他口腔疾病。
误解五:只是偶尔冠周牙龈发炎肿痛,不拔智齿,也没其他什么危害。
急性智齿冠周炎发作时引起的局部及全身不适,真让人难受;如引起间隙感染,更令人痛苦不堪。要彻底摆脱这种痛苦的折磨,拔除智齿是最佳选择。已有学者证实,包括冠周炎在内的口腔病灶,是某些慢性疾病,如颞下颌紊关节紊乱综合征、头痛、眩晕、眼病、关节痛、肾脏病等的病因之一,治愈这些口腔病灶(包括拔除智齿)后,这些疾病可能得到缓解甚至痊愈。
误解六:智齿十分稳固,拔牙时太痛苦,太可怕了。<BR< p>
的确,拔除智齿比拔除其他牙要困难一些,术后也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由于有效的麻醉药物,各种器械的不断改良,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医生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拔除智齿时不会有太大的痛苦。
综上所述,听从医生的劝告,消除各种片面的误解与顾虑,尽早拔除阻生智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例如:
20岁的李小姐,一脸痛苦地去看牙医,说自己的牙齿很痛,让她痛苦了几个晚上。原来是因为长智齿的关系,让她无法不来求助于牙医。
什么是智齿呢!我们常说的智慧齿,实际上是第三大臼齿(一般人都有第一和第二大臼齿),俗称智慧齿。第29—32颗牙齿共四只智慧齿,形成始手上下鹗骨中,正如其他牙齿一样,但却是最后长出于口腔中的臼齿。智慧齿形成于9岁,而齿冠则于大约14岁形成,并在青春期末长出于口腔中。智齿的萌生比较迟,而且常常长出不全,发生智齿冠周炎。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长智慧齿,或是四颗都长齐的。而且,就算长齐,也有很多人都把它拔掉了。为什么要拔掉智齿呢?因为它太容易招来疾病:
第一就是容易蛀牙,刷牙的时候往往照顾不到它,所以它蛀牙的机会就比其他牙齿多;二是容易侵犯邻牙,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三是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还有一种比较讨厌的阻生齿,连牙医都会觉得很难搞掂,但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