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咽
喉炎日三次,药后复诊:诉药后各症状轻松了许多,咽喉还有点痒,痰比前少了许多,大便转形量比前多,纳好转睡眠好转,咽痛已去.检查咽部红白相间减少,淋巴滤泡比前淡了许多,效不更方,加减治疗调治一月病已基本痊愈,追访一年,基本未复发,嘱患者生冷寒凉之物少吃,最好不吃,为巩固疗效.
经上述方药:温化寒湿.健脾醒胃.后症状有所改善.效不更方.略作加减:
党参15g
陈皮10g法
半夏15g炒
白术20g
茯苓15g春
砂仁5g冲服
白豆蔻8g
木香8g后下
藿香15
川贝母8g后下
桔梗12g
诃子12g
僵蚕8g川朴10g
枳实10g炙
甘草6g.五剂,水煎温服,饭后慢咽.
中医治疗
咽喉炎四剂,水煎温服.半空心服.日三次.嘱药后复诊,他日来诊,诉药后纳略为好转,大便略为转形,但量仍然偏少,咽喉干燥减轻,痰略少.咽喉还有些痛,能睡眠一些,舌质淡白.苔白腻.脉仍然偏弱。
中医治疗咽喉炎处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陈皮10g法半夏15g炒白术15g茯苓12g春砂仁5g冲服木香8g后下藿香15g川朴10g枳实10g白豆蔻8g川贝母8g后下桔梗12g炙甘草6g.
患者李xx:女.38岁:患慢
咽炎已有四年多,一直在市医院就诊所用西医药为主,每以静滴抗生素方能控制病情,今次发病经人介绍前来就诊,见患者面现痛苦表情,精神疲软状,自诉咽喉干燥.微痛.喉痒咳嗽痰多,纳呆泛味,大便溏量少,时不时腹胀,烦躁难寐(诉主要是咳嗽引起难入睡而烦躁)原有
胃病史.见患者舌质淡白.苔白厚腻滑,脉滑偏弱.检查见咽喉壁有多处红白相间的糜烂点,并见多处散性淋巴滤泡增生及血丝.由于患者上述症状引起休息不好,故来诊时精神疲软状,根据上述病情.结合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诊断症属<脾胃寒湿积滞,>的慢喉痹.首先治法"温中化湿醒脾开胃."
慢性咽喉炎主要症状:咽喉不适.喉痒.有异物感,有痰粘着感,微痛,有时咽部干燥,咳嗽无痰,有时痰多,西医药治疗病情比较难控制,反复发作,在中医古医籍文献记载属于咽益干.咽部不利.喉痹等范畴.
中医治疗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