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咽炎 一、病情的分析判断
本病主要是嗓子(咽部)的慢性炎症,不发烧,也无全身不适,咽部稍有发干、发痒,略有轻微疼痛,部分人不疼。但常有异物感,有时有稀痰及轻咳嗽,总是不停地想嗽清嗓子,清除异物,但总是清不出去,也清不完,这是不断有分泌物所致。这就是慢性咽炎的表现。
二、可以选用的非处方药
口服对咽部有消炎作用的中成药:铁笛丸、藏青果冲剂、复方青果冲剂、清咽丸(清音丸)、利咽解毒冲剂(颗粒)(参见五官科病急性鼻咽炎项和
智齿冠周炎项)、双
黄连口服液(参见内科病热伤风项)、穿心莲片(或水丸)、金莲花片(或冲剂),可任选其一。
1.口含片有溶菌酶、甲硝唑及氯己定(洗必泰)、度米芬。可任选其一,一日含化4~6片。
2.含漱剂有甲硝唑、氯己定(洗必泰),含漱其液体,一日4~6次。
三、医生告诉您怎样保养调理
1.注意气候变化,防止
感冒着凉。
2.禁烟酒及不食用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3.注意锻炼身体及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心情愉快,事事乐观,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您是不是应当去医院
1.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
2.嗓子异物感久不消失,总嗽嗓不止。
3.自觉因食物长期不顺畅,特别是中老年人。
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治。
慢性咽炎的
食疗方法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相当多见,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干燥、发痒及异物感,或发声低微、声嘶沙哑等,当感冒发热、进食辛辣、休息不好,熬夜时症状加重,并可多年不愈。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系风热喉痹反复发作,阴津暗耗、虚火上炎,熏灼咽部,或肺阴不足等所致。下列几方,可供参考选用。
麦莲冰糖饮
麦冬15克、白
莲子15克、冰糖适量,加水适量同煲后代茶饮用。有滋阴益肾、生津止渴之功效。
无花果煲冰糖 无花果25克、冰糖适量,加水煲之饮用,每日一次。有益气生津,润肺化痰之功效。
鸭蛋葱花汤 用鲜鸭蛋1-2个去壳,青葱4-5根切碎加水适量同煮,
饴糖调味,吃蛋喝汤,每日一次。有滋阴清热、止咳化痰等功效。
百合煲香蕉 百合20克、香蕉2-3只去皮,冰糖适量,加水同煲。每日一次服食,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慢性咽炎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扰。
【治法】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方名】慢咽汤。
【组成】熟地20克,
当归10克,法夏12克,
茯苓15克,
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
陈皮10克,皂刺12克,重楼15克,
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中医方剂(二)
【辨证】七情郁结,痰滞咽中。
【治法】疏气化痰。
【方名】二四合剂加减。
【组成】
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朴12克,苏梗12克,生地9克,
玄参12克,沙参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
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家庄市中医院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
【治法】滋养肺肾。
【方名】咽喉甘露饮。
【组成】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
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齐强方。
中医方剂(四)
【辨证】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利咽。
【方名】新加甘露饮。
【组成】麦冬2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豆根15克,
黄芩10克,杷叶10克,石斛10克,
射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陆寒月方。
中医方剂(五)
【辨证】肺肾阴虚。
【治法】养阴清热利咽。
【方名】利咽汤。
【组成】玄参12克,麦冬10克,丹皮10克,
赤芍10克,桔梗5克,射干5克,生甘草3克,玉蝴蝶5克,
瓜蒌皮10克,蝉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煌方。
中医方剂(六)
【辨证】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名】苦酒汤。
【组成】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用法】将醋、半夏入锅内浸泡24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0.5%加),过滤,分装100毫升瓶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出处】蔡福养方。
中医方剂(七)
【辨证】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
【方名】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组成】
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
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
白薇9-12克,
白蔹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四川中医》。
中医方剂(八)
【辨证】肺肾阴亏,阴虚血热,复感风邪,结于咽喉。
【治法】滋阴凉血疏风。
【方名】滋阴清咽汤。
【组成】生地9克,丹皮9克,
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麦冬12克,
女贞子12克,
旱莲草12克,石斛12克,
蝉蜕6克,
薄荷6克,桑叶4片,绿萼梅10朵,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斯炽方。
中医方剂(九)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濡润。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养肾。
【方名】百生汤。
【组成】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
桑白皮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柿霜6克,川贝粉(冲服)3克,甘草3克,
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干祖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