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耳鼻喉疾病 > 咽炎 > 正文

慢性咽炎怎么治?日常饮食要注意什么?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0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概述
  慢性咽炎咽粘膜慢性炎症。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噪动作,吐白色痰液。
  慢性咽炎的针灸治疗,现代报道始于1958年[1]。之后有关临床资料并不多见。自八十年代起,本病的针灸治疗逐渐引起重视。各地的针灸工作者已探索了多种穴位刺激方法,包括耳穴压丸、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穴位电疗、穴位敷贴等,尚有用传统的银针放血结合外用中药,轻者3~5次即愈,重者10余次可恢复正常[2]。以已有的经验看,穴位刺激法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以耳穴压丸,穴位电刺激注射所观察的病例为多。

慢性咽炎的病理分类
  慢性咽喉炎从病理的角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慢性单纯性咽炎(chronic simple pharyngitis):为咽部粘膜层慢性充血、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粘液腺肥大,分泌亢进。
  (二)慢性肥厚性咽炎(chronic hypertrophic pharyngitis)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围绕咽后壁粘液腺的淋巴组织多形成颗粒状隆起,如粘液腺发生感染,则形成白点附于颗粒的顶部,咽侧索淋巴组织呈条索状增生。
  (三)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atrophic pharyngitis or pharyngitis sicca):多由萎缩性鼻炎蔓延所致,主要为腺体退变和粘膜萎缩。

自诊要点
  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总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刺激咳嗽,干燥、发胀、堵塞、瘙痒等,但很少有咽痛。清晨常吐出粘稠痰块易引起恶心。由于食道或下咽部的癌症早期也会有类似的症状,因此发现以上症状之后应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方能确诊。

治疗建议
  应由医生根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局部对症治疗可以选用中成药,如利咽灵、草珊瑚含片、保安散等,可同时配合泡茶饮:双花、麦冬、胖大海、生甘草各等份,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注意事项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还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少用烟酒,积极治疗咽部周围器官的疾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阴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青果等。经常含服四季润喉片、薄荷喉症片等。

治疗:
慢性咽炎的治疗 西医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如:嗽口药,用2%棚酸溶液,3%盐水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嗽口,或者用2%碘甘油、5%强蛋白银液途于咽壁,或用碘含片、杜米芬、薄荷等含于口腔内等,有一定缓解症状之功能。局部对症治疗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
  中医治疗本病着重于治本,按辩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一般用药为:阴虚火炎型者,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痰阻血瘀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阴虚津枯型者,用生脉饮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频频润咽服之。
  注意事项 :忌辛辣之品及烟酒刺激。注意口腔卫生。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等。)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