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
(一)行对症治疗,通畅大便,多饮水。
(二)发热者应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如吗啉双胍、金刚胺、病毒灵等)。
(三)局部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复方硼砂液漱口,杜来芬、洗必太、
薄荷片或含碘片含化,或抗生素加激素雾化吸入。
(四)中医中药治疗: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者可用
麻黄汤内服。发热重,恶寒轻者则有银翘散内服,亦可用
牛黄解毒丸、解毒消炎丸、六神丸内服。局部可用冰硼散或锡类散吹入咽中。针刺颊车,合谷,少商或作下颌角封闭,可使炎症消退,止痛效果尤佳。
咽炎的
食疗方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之门户,肺肾之阴上滋于咽,方能言,肺腑功能失调,津液不足,虚火上冲,熏蒸咽喉所致慢性咽炎,其症为口干舌燥、咽痒、肿痛、咳嗽多痰或干咳无痰。
柚子鸡
【主料】雄鸡1000克。鸡性温,味甘,功能温中益气,补精填髓。其肉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等,对病后有良好的滋补作用,能补虚强身,提高免疫能力。
柚子1000克。柚子性寒、味甘、酸。功能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消肿止痛、利咽消炎。研究表明柚子中含有胰岛素成分,能减
低血糖,保护心血管。
【配料】葱段、姜片、精盐、味精、黄酒各适量。
【步骤】(1)将宰杀好的去毛去内脏雄鸡洗净,柚子去皮洗净,放进鸡腹中。
(2)将锅置于火上,放入整只鸡,加入葱、姜、料酒、精盐和适量清水,用打火煮开,再用小火,待鸡肉熟烂时点上味精调味,美味的柚子鸡便可食用了。
【食谱特点】有健脾养胃、清热化痰的作用。
【营养分析】(1)适用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2)
糖尿病、
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及肥胖者宜常食柚子。
(3)该食谱对患痢疾、黄疸、肝火或肝阳亢盛所致的头痛、
头晕、烦躁、
便秘等不宜。
地黄橄榄膏
【配方】地黄100克,橄榄150克,
蜂蜜适量。
【用法】地黄、橄揽煎水取汁,浓缩,加蜂蜜熬成稠膏,每次吃二匙。
【功效】滋养肝肾,清热利咽。
【主治】肺肾阴虚之咽炎。
木蝴蝶茶
【配方】木蝴蝶10克,薄荷3克,
玄参10克,
麦冬10克,蜂蜜20克。
【用法】上四味加水适量文火煮15分钟,去渣取汁,兑人蜂蜜,继续加热至沸。稍温频服。
【功效】清热利咽,养阴生津。
【主治】肺肾阴虚之咽炎。
罗汉果饮
【配方】罗汉果半个,梨1个。
【用法】将梨切碎捣烂,同罗汉果一起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润燥。
【主治】肺肾阴虚之咽炎。
凉拌苏叶菜
【配方】
紫苏叶60克,葱30克,青椒10克,盐、香油少许。
【用法】上三味洗净,并为碎末,加适量食盐、香油等调料,可为正餐之凉菜。
【功效】疏散风寒(发汗解表),通阳利咽。
【主治】风寒外袭之咽炎。
葱白利咽汤
【配方】葱白2根,
桔梗6克,
甘草3克。
【用法】桔梗、甘草先煮沸5~7分钟,之后加入葱白,焖l~2分钟后趁热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解毒散寒,清利咽喉。
【主治】风寒外袭之咽炎。高血压治疗有哪些药物?
目前全世界已经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未接受治疗,而在接受治疗者中,血压真正得到有效控制的也仅占半数。我国则更低,高血压的控制率还不足5%。如此低的控制率直接导致的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这主要是因为高血压的症状往往和病情不相符。有些人虽然表面上很正常,其实血压已经攀升到危险区域,器官受损严重。
患了高血压后,如果靠限制饮食、减肥、戒断烟酒和增强锻炼等方式还没能有效的控制血压,那就需要药物治疗了。药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治疗。
血压升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血压的治疗也需要强调平稳降压,不能操之过急,所以,慢比快好。抗高血压药物通常会服用很长时间,有时候患者会终生服药。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应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且每天只口服一次药,副作用较少,不会加强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药物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强化对心、脑、肾等器官的保护作用。目前,常用的药物有:
高血压治疗一线药物
? 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
? 钙拮抗剂 ? α受体阻滞剂
?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以上药物中对器官有保护作用的是: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CEI可以温和、持久地降压,同时对靶器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代表药物贝那普利(洛汀新)具有双通道排泄的特点,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同时由于有很强的肾脏组织亲和力,还被看成是肾脏保护药物;近期有研究报道显示它还可以显著改善心衰病人的预后。
ARB是新近开发研制的治疗高血压药物,被誉为九十年代心血管药物的一个里程碑。研究证明该类药物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有心、脑、肾保护作用。并且其代表药物缬沙坦(代文)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中较常见的
性功能障碍。
在进行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时,要多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在医生的帮助下,患者可以给自己延长生命,享受健康生活的机会。
血压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则血压应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年轻的、轻度的患者以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老年患者控制在140/90mmHg;单纯收缩压升高者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 研究表明,舒张压每降低5mmHg,患者的死亡率就会显著减少32%,
中风减少44%,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截肢)减少24%,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视网膜出血)减少37%。专家发现最低血压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减少,肾功能减退的速度也最慢,据此血压控制目标最好设定为130/80mmHg。
高血压的治疗是终生的,即使血压控制在了理想的范围内,降压治疗也不可停止,这样才能预防那些潜在的危险的并发症。
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注意哪三忌
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切记以下三忌:
一、忌服量过大引起血压骤降。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骤降,全身各组织器官血供应不足,尤其是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将会因缺氧而发生机能障碍,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二、忌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如果突然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临床称为降血压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病人还可因血压骤升并发心血管痉挛、
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部分降压药长期服用后使机体对其产生依赖性,一旦突然停药而出现的反跳现象。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切忌突然停药,而应逐渐减少药量,平衡过渡,以保证安全。
三、忌睡前服药诱发脑血管意外。传统的降血压服药方法,是每日药量分3次服用,有些高血压病人习惯睡前服用1次,以为服药后血压下降,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觉。殊不知,睡前服药,2小时后可达血药浓度最高峰值,而此时机体本身血压也在下降,二者合一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
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
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此,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时间服药,或采用时辰药理学原理服药法,避免发生上述因掌握服药时间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因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倍受患者重视。虽然绝大部分药都是经肝代谢肾排泄,但并不表示对肝肾都有损害。患者可以考虑选用双通道排泄的药物,如洛汀新。各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由于每个患者的反应性不同,因此不良反应表现也各异。现在普遍应用的各种降压药都经过大量长时间的临床验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只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用药,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
1)利尿剂:不良反应有低血钾、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和
高血脂。另外,对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会有不利影响。
2)β受体阻滞剂: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
哮喘、高血糖、高血脂等。虽然最近发现小剂量可治疗某些心衰,但大剂量使用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3)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可产生面部潮红、头痛、心率加快、踝部水肿。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由于对心脏传导及窦房结功能有抑制,因此对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不用。
4)α受体阻滞剂:体位性低血压,尤其首剂服药时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常在入睡前半量服用,并注意夜间尽量避免起床。
5)ACEI:最多见的是咽痒、干咳。
6)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目前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降压药的使用或配伍禁忌
保钾利尿剂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
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心衰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禁用于妊娠妇女
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不是好的组合,而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适用于糖尿病
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保钾利尿剂和用可以防止低血钾
β受体阻滞剂不宜与利尿剂长期合用,因可引起血糖和血脂紊乱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观念
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从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转变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2.有利于改善代谢障碍;
3.保护靶器官不受损害,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4.适用于配合全身其它疾病的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