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4.热敷和理疗。疖肿成熟但未破时可切开排脓。自行破溃的要及时把脓液清除干净。除局部治疗外,视全身情况给以抗炎症药物,疼痛剧烈时给以镇静剂。
3.要根据病情和疖肿成熟与否选择适当治疗方法。起病初期或疖肿未成熟时,可用碘叮外涂或10%鱼石脂甘油、2%石碳酸甘油或抗生素油纱条放入耳道内,每天更换1~2次,即可消炎又可引流,甚至可使初发炎症很快吸收治愈。
2.游泳前后应清洁外耳道,治疗全身性疾病,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是防止或减少外耳道疖发生的积极且根本措施。
1.要改掉宝宝挖耳的坏习惯。
家庭护理要点
外耳道的结构与皮肤一样,所以也和皮肤一样能长疖子。多见于夏季,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也有皮脂腺及毛囊,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化脓菌侵入时就能生疖。挖耳是最常见的原因。洗澡、游泳时污水造成的感染也是一个原因,全身性疾病使病儿机体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或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同样是一种诱因。 剧烈的耳痛是小儿外耳道疖的主要表现,疼痛可向同侧头部放射,张口、咀嚼、打哈欠时疼痛加重。婴儿因不能诉说,则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安,同时伴发烧,特别是夜间哭闹更重,俗称‘夜哭郎’。病儿的患侧耳不让人摸,也不愿意向患侧卧。检查可发现外耳道有单个的或多个的小疖肿,严重的可将外耳道堵塞。年长儿可引起耳鸣及耳聋。炎症可波及耳后使耳后的局部发生红肿。如牵拉耳廓则疼痛加剧,难以忍受。疖肿成熟以后,破溃可流出血性脓液,随着疖的破溃疼痛消失。小儿外耳道疖要与中耳炎相鉴别,后者牵拉耳廓或触压耳屏时不产生耳疼。还要与腮腺炎相鉴别,通常需要医生的诊断。
小儿外耳道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