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一)7种方法 治愈口腔溃疡
很多人把口腔溃疡当作小病,认为去医院不划算,但那种“吃一口饭疼一下”的痛苦,又让人烦躁不已。怎样才能减轻呢?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1.将少许白糖涂於溃疡面,每天2—3次。
2.用棉棒蘸取少许冰硼散,涂在患处,虽然感觉有点苦,但坚持2—3天后,创口即可愈合。
3.将大蒜表皮撕掉,取包裹蒜瓣的透明薄膜,敷在口腔溃疡处。
4.含服华素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
5. 清洁口腔后,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於溃疡面上,暂不饮食。15分钟左右后,可咽下蜂蜜,再继续涂拭,一天可重复涂拭数遍。
6. 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7. 多吃西红柿。
专家点评:秋季天干物燥,口腔溃疡多由胃火上延导致。白糖涂在溃疡面,能够形成渗透压,使里面的多余液体分泌出来,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冰硼散由冰片、玄明粉等组成,具有清热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大蒜膜含有挥发油和大蒜素,可杀菌,能预防溃疡面感染。华素片具有明显的收敛消肿作用,能够迅速缓解口腔溃疡带来的疼痛,同时改善溃疡面的血液流通,促进创口愈合。蜂蜜可以促进细胞再生。云南白药以中药三七为主要成分,可消炎去肿、排脓驱毒。因此这几种方法都能减缓口腔溃疡的痛苦。
但更重要的,还是应该从饮食和作息上来调整。特别是换季时,要多吃西红柿,因为它含有大量B、C族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铁、锌、碘等微量元素,每天吃2—3个,能够有效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此外,还要多喝水,多吃果蔬、少吃辛辣食物,并要合理作息。至於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可减少溃疡的复发频率。
(二)中医识口疮 防反复发作
对于易反復发作、溃疡数目又多又痛的病人该如何治疗呢?以中医的观点而言,这些人多半体质有所偏颇,或偏寒或偏热,才会造成口腔溃疡不断反復发作。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强调对症治疗。
“火从口出”是何因
在一家川菜馆里,小张一手护着脸,一手指着舌头,对同来吃饭的同事抱怨着:“我的口腔又上火了,你们看,这舌尖、舌边,好几个溃疡,痛得要命。”
小张的口舌常长疮,严重时喝开水都痛。这种病,人们都说是火重或热重,可是用泻火清热药也很难见效,甚至越清火越重。
现代医学称这种病为復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复杂,至今仍然不很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如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内分泌变化,或与月经週期(如月经前发病,妊娠、哺乳期缓解),或与精神神经因素(如情绪紧张、失眠焦虑,工作过度劳累、参加考试等)、遗传、免疫功能变化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治疗、疗效都与个体差异有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中医学认为,其发病的确多与火热上炎有关,但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因心脾积热上衝,如辛辣厚味吃得过多,脾胃积热,或情志抑郁,心火亢盛,或风热外袭,引动内火,使心脾火热循经络上熏口舌,致热腐溃烂;虚火则是因为阴虚内热而生,虚火上炎,烧灼口腔黏膜所致。此外,脾虚而引起的湿浊上蒸,也能导致口舌生疮。
口腔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和叁个阶段:
两个特点:
1.反復发作。每次发病间隔时间不一定,一批接着一批,致使患者长期处于病痛之中。
2.病程漫长。常可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
叁个阶段:
1.疱疹期:黏膜局限性充血水肿,上面有粟粒大小的小水疱,并有发胀、烧灼感,很快就破裂形成溃疡。因为疱疹存在时很短暂,一般门诊较少见到。
2.溃疡期:溃疡,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3毫米到1釐米,不会超过1釐米,底浅,边缘整齐,前半期四週有红晕,溃疡面有黄白色渗出物覆盖,此时有剧烈的烧灼疼痛感,遇冷、热、酸、咸、辣等刺激时,剧痛往往难以忍受。此期可维持4-5天。
3.恢復期:溃疡面有肉芽组织修復,基底逐渐平坦,面积缩小,充血也消失,疼痛从缓解到消失,2-3天痊癒,不留痕迹。
辨证施治效果佳
心火上炎
表现为溃疡多发于舌尖或舌前边缘,灼痛、色红、面积较小,伴有口热口渴,心跳心烦,小便少而黄,睡眠不安,舌尖红。可用生地黄10克,川黄连3克,黄芩、山栀子10克,竹叶10克,生甘草6克,如大便乾燥加生大黄6克,水煎服。
脾虚湿困
表现为溃疡数目较少,面积较大,周围水肿,溃疡面呈淡红色或淡白色,病程较长,癒合很慢。可用党参、黄芪各15克,白术8克,茯苓12克,苡仁20克,半夏、陈皮各6克,白扁豆10克,藿香、砂仁各9克,水煎服。
阴虚火旺
表现为溃疡1-2个,周围黏膜淡红或暗红,疼痛较轻,口乾不想喝水,心烦失眠,头晕耳鸣,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无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可用知母、黄柏各6克,熟地黄、白芍、当归、山萸肉、玄参各10克,牡丹皮、牛膝各8克,水煎服。
脾胃蕴热
表现为溃疡多个,大小不等。溃疡与溃疡可互相融合,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周围充血:多发于唇、颊、龈、上腭等部位。可用生石膏30克,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知母10克,黄芩5克,黄连3克,山栀子、生地黄、竹叶各12克,牛膝、升麻、大黄各6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