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耳鼻喉疾病 > 喉炎 > 正文

感冒会引起的烟喉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莫对慢性咽喉炎置之不理
  “咽喉要道”易发炎
  在某中学教英语的王老师最怕感冒,一感冒,他的喉咙就遭罪,干痒、咳嗽不说,原本洪亮的嗓音也会变得沙哑,既折磨人,又耽误工作。

  据他自述,以前感冒可没这么严重,随便吃些感冒药就可以应付了。可现在不行了,咽喉难受会困扰他好几个星期。医生说,他以前患急性咽炎没有好好治疗,时间一久,反反复复演变成了慢性咽喉炎

  与王老师不一样,患者陈先生的慢性咽炎会时常光顾,经常突然咽部难受,似有异物粘贴在那儿,直到把那口浓痰拼命咳出来,才会感觉舒坦。

  每次去医院,医生都告诫他要少抽烟喝酒,但是,他往往症状稍有所好转,就好了伤疤忘了痛,药只管吃,抽烟喝酒也照旧。

  “医生,我一熬夜,第二天就感觉喉咙不舒服。”“稍微上火、受凉,咽部就又痒又痛,都好几年了,一直没治好。”“鼻炎也会引起慢性咽喉炎吗”……记者在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了解到,现在慢性咽喉炎的发病率很高,门诊中,不同程度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慢性咽喉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由于咽喉部位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线,是呼吸、进食的必经通道,而且,许多原因都可能引起该部位的炎症,所以往往成了爆发炎症的重灾区。”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刘杰医生说。

  据刘医生介绍,门诊中发现,烟酒过量、用嗓频繁的群体最容易发生慢性咽喉炎。另外,“有些年轻人,经常熬夜上网、玩游戏,也会出现咽部不适感症状,长此以往可导致慢性咽炎发生。”

  攻克喉炎需用抗生素吗

  据刘医生介绍,引起慢性咽喉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急性咽喉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久而久之转变为慢性咽炎。另外,临近器官的炎症也可导致咽喉炎,像鼻腔、鼻窦、鼻咽部炎症的分泌物流入咽部,慢性扁桃体炎的蔓延等都可引起慢性咽喉炎。

  还有,抽烟、喝酒过多,经常刺激咽喉部位,长期用嗓过度、食入刺激性物质,吸入粉尘、有害气体等,都是常见的致病因素。

  慢性咽喉炎在治疗过程中,最容易步入滥用抗生素的误区。许多患者往往一有症状,就自行买点消炎药吃吃,或去诊所挂点消炎点滴。门诊中许多确诊为慢性咽炎的病人,甚至会主动要求给予抗生素治疗。

  “如果属于急性期,出现发烧、惊厥等全身症状比较重,明确是细菌感染,我们医生才会考虑采取抗生素治疗。”刘医生说,对于慢性咽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慢性咽炎并非细菌感染。

  刘医生表示,滥用抗生素对健康有害而无益,还可能会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甚至引起感染。另外,每一种抗生素都有全身副作用,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果频繁出现咽干、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声音嘶哑等症状,还是应该去正规医院检查。

  症状反反复复怎么办

  慢性咽喉炎多见于成人,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加上该病一般不会引起其他身体疾病,所以许多患者对其并不重视,往往造成长期不易治愈。

  要治疗慢性咽喉炎,首先要找到导致慢性咽喉炎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日常预防也非常关键。不然虽然吃点药把炎症压下去了,可过段时间,各种症状又会卷土重来。

  刘医生说:“像有些小孩出现慢性咽炎症状,往往是由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引起的,如果病因不消除,症状就会反反复复。还有,一些胃病患者,由于出现胃酸返流到咽部,对咽黏膜产生刺激,也会导致慢性咽炎反复发作。”

  所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可避免该病反复发作。刘医生认为,要针对病因,积极治疗急性咽喉炎、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症等。另外,慢性咽炎常发生在疲劳、受凉、烟酒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所以,患者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尽量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

  另外,门诊中发现,有的女性患者由于心理原因,也会引起类似慢性咽喉炎的症状,这类患者往往对自身咽喉部位比较敏感,其实并无器质性病变。医生建议这类患者,在配合医生治理的同时,应消除思想顾虑,学会调整心理,不要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咽部。

  刘医生特别提醒患者应引起重视的是:较长时间声音嘶哑是喉癌早期信号之一,凡成年人不明原因发生声音嘶哑,且持续两周以上,均应去医院做喉部检查,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此时患者不痛不痒,往往会误以为是“感冒”或“咽喉炎”所致。另外,喉癌的早期症状还可能是咽喉感觉异常,表现为异物感、紧迫感或吞咽不适感,这种症状与慢性咽喉炎的症状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因此,中老年人如有咽喉不适,而且又持续吸烟,则应做正规检查,切勿草率处理,贻误治疗时机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