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颞骨高分辨CT或双螺旋扫描影像重建技术已广泛用于传导聋的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极大提高了先天性耳畸形、外伤性解剖异常以及
肿瘤、炎
性病变的诊断水平。代表性技术包括薄层扫描(1.Omm~2.Omm),水平加冠状双体位扫描,多平面与曲面重建及3D成像。小视野密集重建可良好显示鼓室、听小骨、窗区、面神经管、半规管等结构,灰度值定性与定量测量功能可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诊断信息。
传导性
耳聋详细图解二、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1、影像导航技术的应用,影像导航技术用于复杂耳部手术,可精确定位,减少盲目性,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导航手术经验,通过预先配;隹患侧头部参考点和颞骨位置,准确定位外耳道,仅7~27分钟即可探入鼓室并发现听小骨,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面神经损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3、先天性耳畸形随着高分辨CT影像和导航技术的应用,对各种先天耳畸形术前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术中面神经损伤率有所下降。汪吉宝报告了53例前上径路的直入式技术,除1耳外,52耳均顺利探入鼓室。此法适用于硬化型或松质,随访1~9年,听力恢复较满意。此入路有安全、省时、易于掌握的特点。
2、耳硬化症临床性耳硬化症的有效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在术式选择、激光显微技术与人工镫骨应用方面均有明显进步,治疗的效果也有提高。对于早期或轻度耳硬化症,曹钰霖报告了镫骨撼动并提升的术式,随访1~12年,近期有效率94.7%,远期86.8%。本术式优点:简便、微创、疗效稳定,可施行再次手术或因术中镫上结构损伤而改行底板手术。
1、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传统的中耳乳突根治术逐渐为各种改良与成形术式所取代。开放式手术的同时施行鼓室或外耳道重建并缩小乳突腔,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耳结构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科治疗的主流。许多大宗病例报告了同期进行听骨链重建的临床经验。对于中耳粘膜严重不可逆病变(粘膜化生、肥厚增生或鳞状上皮化),主张分阶段手术,即分期鼓室成形,彻底清除不可逆组织(通常形成鼓室骨壁裸露)并置人硅胶膜(O.1~1.O mm)防止粘连,引导粘膜再生并恢复鼓室含气腔。6-12个月后二期探查并进行听骨链重建,此法对于咽鼓管功能尚存者的效果较好。保留外耳道后壁的闭合式手术仍为某些类型胆脂瘤中耳炎的治疗选择之一。
治疗一、保留或重建耳部结构与功能成为传导性聋外科治疗的主流依据循证医学的准则根据不同病因和病变范围选择最佳的诊疗策略已逐渐成为耳外科临床医师的共识。基本原则为:彻底去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留、修复或重建耳部解剖形态,恢复外耳、中耳的传音功能。
混合性耳聋的治疗原则:混合性耳聋是指传导性耳聋与感音神经性耳聋两种耳聋并存,如患药物中毒性耳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同时又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传导性耳聋,治疗如前所述区别对待,对于无法治愈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又和并中耳炎者,在给与配带助听器的同时,要积极治疗中耳炎。
2、保守治疗:此种情况指的是各种炎症所致的传导性耳聋,主要以抗菌素为主,可以通过静脉点滴或局部滴药,使炎症消退,也可应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减少渗出,使听力尽快恢复。
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传导性耳聋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外、中耳畸形、各种压迫咽鼓管疾病、耳外伤均可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使听力恢复。
传导性耳聋的治疗方法?传导性耳聋的治疗方法你知道吗?传导性耳聋的治疗方法你了解吗?传导性耳聋是由于外耳和/或中耳的先天或后天性疾病致使外界声波传至内耳过程障碍,从而引起听觉减退的一类疾病。临床最常见的致聋性疾病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后遗症(中耳粘连、鼓室硬化)、耳硬化症以及先天性耳畸形等。显微外科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耳科学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传导性耳聋的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