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耳鼻喉疾病 > 耳聋 > 正文

神经性耳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一、外耳性耳聋   外耳道的用处是收集、传导声音到中耳去。耳朵眼有了东西阻塞,就能妨碍听力,如外耳道发炎肿胀,有大量耳屎堵塞、生疖子、长瘤子,小孩在玩耍时将豆子或石子等异物塞入外耳道等。这些原因引起的耳聋比较容易治疗。只要把阻塞的原因消除,耳朵便能恢复听力。预防这种耳聋的方法是:不要掏耳朵;洗头、洗澡、游泳时要注意保护耳朵,或用棉花将两耳轻轻塞住;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往耳朵里放东西。   二、中耳性耳聋   中耳在鼓膜的后面,能将外耳送来的声音传送到内耳去,它的形状很像一个火柴盒,故名鼓室。鼓室的周围封闭得都很好,惟其下面有一条管子与喉咙相通,这条管子叫耳咽管。如患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病时,细菌便通过这条管子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小孩的耳咽管短、粗、直,细菌容易由鼻咽部进入中耳,故小儿易患此病。中耳化脓后能穿破鼓膜,严重时能破坏全部听小骨,使外界的音波不能传到内耳去,而发生耳聋。预防的方法,是经常用盐水漱喉咙,不要掏耳朵,不要用力擤鼻涕,不要两个鼻孔一起擤;预防各种传染病,及时治疗各种鼻咽部疾患。   三、内耳性耳聋   内耳是听神经分布的地方,它接受中耳传来的声音,并通过听神经把它送到大脑里去。所以,内耳性耳聋,多因听神经有病、中毒、受伤而引起,在医学上叫神经性耳聋。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1、外伤性:如突然受到大炮、炸雷的巨大震动,就能使听神经受到损害,发生暂时的或永久的耳聋。   2、职业性:声波刺激性耳聋,即噪音性耳聋。电锯工人如不注意防护,就容易得这种病。另一种是由于铅、苯胺中毒而引起。   3、中毒性:如长期或过量的用奎宁、阿斯匹林、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都能引起耳聋;有的用量并不大,时间也不长,但因某些人对这些药物特别敏感也可能引起耳聋。   4、老年性:人老了身体务器官都会渐渐衰老下去,两耳的听神经也同样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萎缩,因此年纪越大、听力越弱。   5、传染性疾病引起:如脑膜炎白喉、大脑炎等。

  神经性耳聋,近年来新针治疗,效果显著。需由专科医生指导针刺。预防此病,平常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各种传染病:有了病不要随便乱买药吃。

神经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以消除病因,改善内耳微循环为治疗原则,采取解毒、脱水、脱敏、血管扩张药物、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体外反博等治疗措施而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辨证治疗本病亦有良效。

瘀阻脉络型 症见持续性、高音调耳鸣、耳聋,多因外伤所致,戎耳聋日久,耳内或有堵塞感,舌暗红或淡红, 边有瘀斑或痰点,苔薄白,脉弦。治宜活血通窍。药用赤芍、石昌蒲各15克,桃仁当归红花各12克,川芎柴胡蔓荆子各10克,甘草6克。

肝胆湿热型 症见卒然耳鸣、耳聋,或郁怒之后突然加重,头痛头晕,口苦咽干, 心烦易怒,或夜寐不安,或有肋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宜清泄肝胆湿热。药用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草、山 栀子、生地各15克,柴胡、当归尾各10克,郁金12克,葛根 30克,甘草6克。

放火上扰型 症见耳鸣如蝉呜,时有耳内闭塞感, 耳聋多突发,头晕头重,胸闷,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或滑。治宣化痰清大。药用竹茹黄芩、法半夏、云茯苓、 括萎真、石菖蒲各15克,枳实12克,磁石(先煎)30克,陈皮、甘草备6克。

肝肾阴虚型 症见耳呜耳聋由微渐重,头晕,虚烦失眠,腰酸,颧红,舌边红而干、苔少或薄白,脉弦细。治宜补益肝肾。药用丹皮、熟地、山萸肉各12克.云茯苓、泽泻、 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磁石,珍珠母(均先煎)各30克, 五味于10克。


肾阳亏虚型 症见耳呜耳聋渐进加重.腰酸肢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或夜尿频, 面色苍白,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 肾壮阳。药用熟附片、五味子各10克.补骨脂、泽泻各15克,丹皮、熟地、山萸肉、杜仲各12克,珍珠母(先煎)30克。

脾胃虚弱型 症见耳呜如蝉噪,或如钟鼓,或如水激,耳聋日久,面色不华, 倦怠乏力.大便易溏.唇舌色谈,舌有齿印、苔薄白、 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药用黄芩、党参、云茯苓、淮山药各15克,白术、蔓荆子、升麻各10克,葛根30克,甘草6克。


以上方药每日1剂,用清水500豪升煎至150 毫升,顿服。14 剂为1疗程,可 连服2个疗程。 另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2—20 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 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