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口腔疾病 > 牙龈出血 > 正文

先天性腭裂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Dex组小鼠腭胚突完全性不接触

  正常组小鼠腭胚突接触,中线缘上皮开始退化,核固缩,色变深

  组织形态观察发现:A/J小鼠腭突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胞外基质发育不足,体积瘦小,腭突上提运动延迟12~14小时,侧腭突未能在中线发生接触,而发生腭裂。

  二、Dex诱发A/J小鼠先天性腭裂组织学形态观察

  Dex+VitB12使用后A/J小鼠腭部情况

  地塞米松作用后A/J小鼠发生腭裂情况

  VitB12可部分阻抑Dex对A/J小鼠腭裂的诱导作用,使腭裂发生率下降48%。

  使用地塞米松诱发A/J小鼠腭裂,经过不同作用时间、不同剂量的选择,最后确定,在小鼠妊娠第12天时,一次给予地塞米松(Dex) 20mg/kg,可诱发A/J小鼠腭裂,其诱发率88.2%。

  选用对糖皮质激素致畸作用敏感的A/J小鼠作为研究对象。

  1990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了Dex诱导近交系小鼠(A/J小鼠)先天性腭裂的动物模型。

  一、Dex诱导A/J小鼠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

  唇腭裂的病因

  近十年来,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三项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对Dex诱发A/J小鼠先天性腭裂机制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运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整体到器官、细胞再到基因表达,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上为妊娠患者配药时,应注意在妊娠早期(5—12周),尽量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如必须应用,则应给予一定量的维生素B类药物(如维生素B12)以调节机体代谢,阻抑糖皮质激素致畸的作用,预防先天性腭裂畸形的发生。

  先天性腭裂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腭突融合障碍所致。通常认为是遗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其中妊娠早期误服药物也可能是其发生的原因之一。国外学者已证实,糖皮质激素可在鼠类动物建立起比较稳定、诱发率较高的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然而其诱发腭裂的机制尚不清楚。

  在我国,先天性腭裂的发生率约为0.1%,其原因是非常复杂,下文介绍了先天性腭裂的分子机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反应停事件”后,药物致畸作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让我们看一下人胚胎主要器官的致畸敏感期

  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分子机制

下一篇:腭裂整形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