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T检查CT的应用扩大了普通X线及体层对鼻窦疾病检查的应用。多轨迹体层及CT可以发现 x线平片有时未能显示的鼻窦病变CT既能检查鼻窦,又能检查颅脑,因此对有致命危险的鼻窦疾病的诊断是一种重要方法 鉴别早期的良性与恶
性病变可通过CT值的检查来区别血管性、脂肪、坏死出血、囊性或钙化病变,有利于对病因的分析
鼻溢液【概述】
1水性 分泌物稀薄,透明似清水,为血管渗出液与黏液混合物内含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少量红细胞和黏蛋白见于血管舒缩性
鼻炎、
过敏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的早期。
6.脑脊液鼻漏
5.血性 分泌物带血或血性分泌物可见于鼻腔异物鼻石、霉菌性
鼻窦炎,也是鼻部恶性
肿瘤的早期症状
1.鼻腔一般检查 注意鼻腔黏膜色泽鼻甲、鼻道、嗅沟等情况急性鼻炎时膜急性充血,伴水肿,鼻道有清水样黏液性、脓性分泌物。慢性鼻炎黏膜暗红、肿胀,鼻道有黏涕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苍白略带紫灰色急、慢性鼻窦炎,中鼻道及嗅沟有脓液X线拍片有助诊断。
应根据鼻溢液的性质色泽、气味、混人物以及检查发现综合分析进行判断。
鼻溢液诊断:
4.脓性 多见于炎症侵及骨质如上颌骨
骨髓炎、齿源性上颌窦炎、鼻腔异物及恶性肿瘤部分坏死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恶臭、粪臭等黄绿色的分泌物。干酪性鼻炎和鼻窦炎则经常排出豆渣样物质并有臭味。
2.黏液性 分泌物黏稠透明似清水样,内含多量粘蛋白。正常人鼻腔遇冷刺激或感情冲动时经反射作用可分泌大量黏液。常见于慢性单纯性鼻炎。
(二)检查
在正常的情况下鼻黏膜腺体(包括浆液腺、黏液腺、浆液黏液腺杯状细胞和嗅腺)产生的分泌物具有维黏液纤毛系统的运动、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维持正常嗅觉功能的作用。鼻腔的加温加湿需要大量水分正常的黏液纤毛功能在每小时内需更新鼻腔的黏液毯2-3次,需大量水分。正常人每天从鼻分泌物中排出的水分可高达500-1000m I一部分水分随呼吸气流而蒸发,另一部分则由纤毛运动送往鼻咽部,咽下或咯出这些水分主要来源于鼻黏膜表面细胞的无数微绒毛,其次为黏膜上皮中大量杯状细胞和各种腺体的分泌物。有病变时分泌物的量和性质发生变化,依其性质可分为水性、浆液性黏液性、脓性、血性 (一)鼻腔异物 (二)鼻 石 (三)鼻腔牙 (四)鼻腔炎症 1.急性鼻炎 2.慢性鼻炎 (1)单纯性 (2)肥厚性 3.干酪性鼻炎 4.血管运动性鼻炎 5.变态反应性鼻炎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变应性鼻炎 (五)坏死性肉芽肿 (六)鼻窦炎 1急性鼻窦炎。 2.慢性鼻窦炎 (七)鼻霉菌病 (八)鼻腔鼻窦肿瘤 1.乳头状瘤 2.上颌窦癌 (九)脑脊液鼻漏
3.黏液脓性 系黏液和脓液的混合物见于急性鼻炎的恢复期,慢性鼻窦炎。
2.鼻及鼻窦内镜检查 鼻腔的前鼻镜或后鼻镜的常规检查对鼻腔的检查范围都很有限。鼻内许多重要部位,如各鼻窦的开口都是位于狭窄隐蔽的沟或窝内无法直视,给病情判断和临床诊断带来困难。鼻及鼻窦的内镜检查除筛窦以外,其他诸窦都可用这种方法直视窦内情况。可以明确脓性分泌物的来源也可以对脑脊液鼻漏的瘘孔定位诊断。
(一)性质色泽、气味、混入物
鼻溢液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