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
鼻炎推荐方剂为:
党参10克,
茯苓20克,
白术10克,山药10克,
莲子10克,薏仁12克,
砂仁6克,
大枣4枚,
苍耳子10克,
陈皮10克,菖蒲6克,
辛夷10克。而邪毒久留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鼻堵,涕多黄稠或白粘,嗅觉下降甚至消失,言语鼻音重,鼻内粘膜暗红肥厚,时有耳闷
耳鸣。舌质红或有瘀斑,脉弦而细。治法以调和气血,行滞化瘀为主。推荐方剂为
当归10克,
赤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5克,
川芎6克,
郁金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
细辛1.5克,炙
甘草6克。
重点介绍了中医治鼻炎的一些特点。他说,鼻炎的中医治疗十分讲究分型对症,以宣肺、祛风、通窍为治疗原则。临床上一般分为肺脾气虚型和邪毒久留型两种。前者症状为交替性鼻塞时轻时重,流清稀鼻涕,遇冷时症状加重,天暖季节症状减轻,头部微胀不适,鼻内粘膜淡红。肺气虚者咳嗽痰稀,面色黄白,舌质淡红,苔白或薄,脉缓无力。脾气虚者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缓而弱。治法以补益肺脾,通利鼻窍为主。
中医治鼻炎原则是根据病因,消除粘膜刖胀,恢复鼻腔通气引流。西医多用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0.05%滴鼻净滴鼻,每日3次。或与5%~10%弱蛋白银溶液交替使用。也可用封闭疗法如0.25%~0.5%普鲁因溶液作下鼻甲或鼻丘封闭,或作穴位(鼻通、迎香)封闭,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还可应用物理疗法如超短波透热、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