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本组136例病例中,男71例,女65例,年龄8岁~70岁。45岁以上72例,占53%。发病时间不定,发病季节以秋冬稍多82例。本组患者青少年鼻出血部位分布见表1。136例鼻出血患者,大多数经家庭简单止血处理或曾于外院门诊治疗,治疗无效,再次以鼻出血求治。出血原因:黎氏区毛细血管扩张64例,鼻中隔疾患21例,鼻部炎症20例,
高血压或动脉硬化20例,鼻外伤或手术8例,鼻部良性
肿瘤2例(如:鼻部出血性坏死性息肉),原因不明1例。全部患者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肝肾疾病。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危症之一。据文献报道,有60%~70%的人一生至少发生过一次鼻出血,可出现于各种年龄、时间和季节。鼻出血可由鼻病引起,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甚至
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
贫血。多数鼻出血可自止或经常规治疗后停止,但仍有少数患者因处理不当,仍频繁出血,给患者造成更多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近年来所收治的136例反复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各种病因及止血方式,以总结经验,提高止血效果。
[摘 要]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各种病因,依据不同的病因准确使用止血方法,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盲目性。方法:对136例反复鼻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结果:136例反复鼻出血患者,经过仔细检查出血部位、分析不同原因、给予不同的止血方法后均可达到止血的目的。随访6个月~12个月,治愈117例,占86%,好转19例,占14%,疗效显著。结论:不同的止血方式、添塞材料的种类、止血操作技巧、出血的部位以及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等均可影响止血效果。
青少年鼻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