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耳鼻喉疾病 > 鼻息肉 > 正文

经鼻内镜摘除坏死性鼻息肉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单侧窦腔有占位性病变和骨质破坏,易与窦腔恶性肿瘤相混淆。但出血坏死性鼻息肉的鼻窦骨质破坏是膨胀性破坏,而不是侵蚀性破坏,骨质没有虫蚀样改变,这与鼻窦或鼻腔恶性肿瘤有所区别。此外,恶性肿瘤病程短、发展快、骨质破坏严重,据此也可做出鉴别。当然最后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鼻内镜引导下清除鼻腔及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具有病变清除彻底、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对生理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与一般的血管瘤及鼻息肉不同,主要发生于鼻腔、鼻窦,尤以上颌窦多见,也可累及筛窦、蝶窦。组织学上缺乏典型的血管瘤样结构,而表现为腺体扩张、间质水肿、出血及组织坏死。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先天性解剖学特点及后天性梗阻、慢性刺激等有关。鼻腔、鼻窦解剖学、组织学及血管分布均有特异性。息肉的不断生长和膨胀加重对周围组织压迫、侵蚀,导致周围骨质破坏吸收。

  2  讨论

  患者,男,63岁。因“涕中带血2年余,加重伴左侧鼻塞、头昏10余天”于2005年1月24日入院。查体:左侧鼻腔充塞淡红色肿物,表面不光滑,有大量酱红色脓苔。鼻窦ct检查发现左侧鼻腔及上颌窦充满肿物影,上颌窦内壁缺如。鼻腔肿物活检时发现其表面薄层组织呈淡红色,内部为黑褐色坏死组织。活检诊断为出血坏死性鼻息肉。遂给予局麻下经鼻内镜左鼻息肉摘除,术中发现左鼻腔外侧壁除下鼻甲前端残留外其余全部缺失,左鼻腔与左上颌窦腔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空腔,腔内为黑褐色坏死组织及周边少量淡红色息肉组织充塞。仔细清除息肉组织,清除完毕后检查空腔外侧壁、前壁及顶壁均为骨性表面。切除物送病检,发现组织高度水肿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并有大片坏死及炎性渗出,腺体增生,分泌旺盛,未见恶性改变。病理诊断仍为出血坏死性鼻息肉。患者术后左鼻腔油纱条填塞2日后拔除油纱条出院。随访半年未见息肉复发。

    1  病历摘要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