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耳鼻喉疾病 > 鼻息肉 > 正文

鼻内溃疡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2-0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根据中医理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咽喉疾病亦是全身脏腑阴阳失调在局部的表现,故在治疗上应注意整体观念。中医喉科历来又有“咽喉之病,多属于火”的观点。如上述四例,都有真阴亏耗,虚火上炎征象,故处方均以滋养真阴为主,这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特点。然在临床上又常常同中有异,强调辨证施治。如例一,患者嗜烟日久,痰热偏盛,气血瘀阻,致声带红肿,白斑形成,故方中加入僵蚕、血余炭、煅人中白、浙贝母、山慈菇、木馒头、丹参川芎等加强清热化痰,消瘀散结之作用。例二溃疡来势凶猛,生命危在旦夕,表现为热毒炽盛,按“急则治其标”原则,急投清热解毒,消肿排腐之“四妙勇安汤”,此方为《验方新编》中治热毒型脱疽方,由玄参、银花、当归甘草组成,并加大黄,意在釜底抽薪,使火邪有出路;病势稍得缓解,再加入北沙参天花粉等养阴治本之剂以巩固疗效,最终治愈疾病。例三声带肉芽屡发,反复手术,心情不舒,肝火偏旺,其从事教师职业多年,多言耗气伤阴,咽喉不利,形成喉痹,故处方养肺阴与清肝火并重,使气血流畅,咽喉得养,肉芽无以再发。例四鼻咽癌入院时一派肝火偏旺之象,故先予清泻肝火止衄血之剂,重用丹皮、生白芍、生地等,放疗中加重养阴生津,重用玄参、沙参、玉竹、生地、麦冬等,化疗时加黄芪、山萸肉、芡实等护脾益肾,使患者能耐受住放、化疗而无不良反应出现,并通过扶正治疗,增强体质,从而降低肿瘤的复发,达到生命质量的目的。此外,咽喉疾病,急性多痰火盛,慢性多阴火旺,治疗中常多用养阴清火之剂,在临床用药时,养阴生津不可过用滋腻助湿之品,清热泻火切忌纯用苦寒败胃之品,以免损伤脾胃功能,或适当加入黄芪、茯苓、淮山药等健脾和胃的药物。   讨论祖国医学中虽无有些疾病名称的直接记载,但有不少相关的论述。例一声带白斑,现代医学归之为癌前期病变,中医属“喉疳”范畴。着名的中医喉科前辈张赞臣教授认为本病当称为“干性喉疳”,不同于一般之喉病,是由于素体真阴亏虚,津液枯涸,痰湿凝聚而成。例二为咽喉部严重溃疡,属中医“口疮”、“喉疳”范畴,《寿世保元》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是由素体不足,阴虚火旺,又复感邪毒,正不胜邪,出现火毒困结咽喉之本虚而标实之象。例三慢性喉炎伴声带肉芽,中医称之为“阴虚喉痹”、“喉瘤”,乃因肺阴不足,炼液为痰,痰火互结,上攻咽喉则为喉痹,结而不散则为瘤。此例反复手术,局部肌膜受损,气血瘀阻,使喉瘤屡摘屡发。例四为恶性肿瘤,鼻咽癌伴双侧颈淋巴结转移,与祖国医学中“失荣”、“上石疽”等描述相似,其形成主要责之于正气不足,瘀热邪毒滞留局部,聚而不散。本例以肝阴不足肝火上炎为甚,加上放疗火毒炽盛,阴津更伤,化疗损伤脾肾功能,导致气阴两亏,邪毒滞留。
  二诊。头痛减轻,鼻内溃疡明显缩小变浅,继守方服。一月后复诊,溃疡平,口干仍甚,加入天花粉、制玉竹,又连服2月,头痛已变轻微,口内有津,胃纳正常,颈侧淋巴结消失。原方中加入山萸肉、黄芪、芡实以补肾健脾,加强扶正,在化疗期间坚持服中药,此后又连续中药3年,近期随访,一般情况良好,张口正常,鼻咽粘膜光,胚痂少,MRI示鼻咽及颅内未见肿瘤复发,已恢复正常工作。
  某男,54岁。因右侧鼻塞、耳闷、听力下降、张口困难、头痛半年,鼻咽部新生物活检后大出血入院。病人烦躁不安,胸闷心悸,潮热。舌质红,苔薄,脉结代。心电图示:房颤频发。急予养阴清肝,祛瘀止血。处方:大生地、天麦冬、丹皮、生白芍、黄芩、仙鹤草、旱莲草、丹参、生蒲黄、血余炭。5剂后血止。病理报告示“鼻咽鳞癌”,CT摄片示鼻咽癌广泛颅底破坏,涉及同侧咽旁隙和后隙,出院放疗。放疗20次时复诊,诉连服上方未间断,右耳闷耳聋,头痛剧,口干,张口困难。检查见张口仅半指,右鼻中隔前端中央大溃疡约1.5×1.5cm2,深达骨膜,右鼓室积液,左右颈侧均触及肿大淋巴结。舌质红,苔光,脉细弦。证属阴虚阳亢,痰瘀凝结,复受放射热毒伤津。治拟养阴清热,泻火解毒。处方:南北沙参、生地、玄参、麦冬、丹皮、生白芍、浙贝母、半枝莲、仙鹤草、玄胡、桔梗、生甘草,7帖,并予朱黄青吹口散敷鼻内溃疡处。
  例四:鼻咽癌。
  某男,51岁。喉插管术后反复声音嘶哑2年,伴咳嗽痰血,曾行3次直接喉镜下左声带后部肉芽样新生物摘除术,术后不久即复发,因病理报告均为“粘膜慢性炎,伴出血,部分表面见肉芽组织及炎性渗出”,已在其他医院经中西药物治疗半年未效,左声带后端新生物复发,惧怕再次手术痛苦而来诊。主诉声音嘶哑,发音费力,烦躁易怒,睡眠欠佳。检查见双声带慢性充血、肥厚,左声带边缘如米粒大小红色新生物,舌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肺阴亏损,肝火偏亢,灼津为痰,痰火互结于声带。治拟清肝润肺,化痰散结。方用北沙参、生白芍、丹皮、夏枯草牡蛎桑白皮百合、天花粉、茯苓、丹参、桔梗、生甘草,7帖。药后自觉舒适,遂守方服三个月,声带红肿减轻,于间接喉镜下取左声带新生物作病理检查,结果仍为肉芽组织。再于原方中加黄芪、当归等,继服半年,声音基本正常。检查见声带色淡红,边缘略显肥厚。停药观察近2年,左声带肉芽未再复发。
  例三:慢性喉炎伴声带接触性肉芽。
  例二:咽喉部严重溃疡某男,27岁。因咽痛、声嘶、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伴吞咽困难、进食呛咳一月而入院。检查见发音含糊,喉阻塞Ⅱ0,悬壅垂及双扁桃体因溃烂缺失,疤痕挛缩,咽部粘膜充血肿胀,附点状伪膜,双梨状窝溃疡,表面伪膜满布,会厌红肿卷曲,边缘片状伪膜,双声带固定,声门裂仅2mm,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用大剂抗生素静滴,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连续治疗17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咽后壁溃疡活检示:粘膜及肉芽组织慢性炎”。共住院三个月,因进一步已无法可施,试请中医会诊。询知咽喉部溃疡日久,疼痛剧烈,心烦急躁,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光剥,脉细弦。证属素体阴虚火旺,复感邪毒,火毒囤结肺胃,挟肝火上攻咽喉,灼腐肌膜。治疗急投养阴清热,泻火解毒之剂。处方:玄参、银花、当归、制军、柴胡、生白芍、夏枯草、射干、浙贝母、桔梗、生甘草。5剂后咽痛即减轻,溃疡创面明显缩小,再进5剂,咽部溃疡基本平复,会厌红肿好转左梨状窝及披裂处灰白色伪膜,右声带恢复正常活动,左声带微动。舌脉如前。原方加天花粉、牡蛎,继服5剂,咽喉溃疡十愈其九,左声带活动继续好转,舌仍花剥,再加南北沙参,5剂,溃疡愈合,双声带恢复活动,声门裂约7mm,遂带气管套管出院。回乡后间断服中药年余,来复诊,呼吸平稳,吞咽如常,溃疡未复发。检查见口咽后壁及侧壁、喉咽侧壁均为白色疤痕,会厌及双披裂轻度充血,表面光,双声带轻度充血,活动好,声门裂大小正常,舌红,苔薄,脉细。顺利拔除气管套管。
  例一:鼻内溃疡,某男,61岁。声音嘶哑50天,伴咳嗽痰粘、心烦、夜寐不安。检查示双声带慢性充血,略肿,左声带表面及边缘有白色斑点状物。活检报告为“鳞状上皮增生伴中度不典型增生,限局性间变,”舌质红,苔薄黄根腻,脉细滑。证属真阴亏虚,痰热内蕴,气血不畅,痰瘀互结于声带。治以养阴清热,化痰散结。处方:北沙参、百合、生白芍、丹皮、茯苓、射干、前胡、中医诊疗衣、桔梗、生甘草,7贴。二诊时,咳减,自觉舒适,于原方中加入天花粉,僵蚕、人中白、黄芪、陈皮等,连服3月,声嘶明显改善。检查见左声带表面白斑消失,惟声带红肿仍甚,遂加川芎、血余炭、知母,继服1月以资巩固。三年后因感冒声嘶加重,检查示披裂尖区白斑复发,在原方中随证加入浙贝母、山慈菇、木馒头、山豆根等,服药至声带白斑消失即自行停药。如是三次,近期随访,病情稳定,未见再发。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