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医研究院胆病专家田丰教授认为:急、慢性胆囊炎虽然起病过程、临床表现有一些差别,但它们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而且两者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相互转化的。
第一,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大多数都伴发胆结石。调查显示约80%胆囊炎患者伴有胆结石。一般认为胆囊小结石易阻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而较大的结石常无明显的腹部绞痛,仅引起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结石阻塞导致的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是胆囊炎发病的直接因素。
第二、急、慢性胆囊炎可以看作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很多急性胆囊炎急性发病后,虽经积极治疗,但仍有大部分患者转为慢性,为以后胆囊炎反复发作的基础。而对慢性胆囊炎来讲,很多没有经过急性胆囊炎的发病过程,起病时症状较轻,病人无急性发热的表现。当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失宜、劳累、受寒及胆结石梗阻时,已经存在于胆囊内的病菌快速繁殖,出现剧烈的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因此,可以将急性胆囊炎看作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阶段。
因此急性胆囊炎可以是以前没有得过胆囊疾患,细菌感染出现胆囊的急性炎症,也可以是以前患胆囊炎很久了,感染突然加重了出现急性发作。两者都可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等症,但急性症状控制了并不表示本病已经治愈,针对胆囊损伤及全身脏腑功能失调的治疗成为下一步治疗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