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图谱 > 中药图谱 > 正文

青风藤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青风藤

  药材描述

  拼音: QING FENG TENG

  拉丁: Caulis Sinomenii

  英文名:CAULIS SINOMENII

  别名: 青藤、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青防己

  药用部位: 根

  产地: 江苏、浙江、湖北

  采收: 秋末冬初采割。

  加工: 扎把或切长段,晒干。

  药性: 平

  药味: 苦、辛

  归经: 归肝、脾经

  功能: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毒性: 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材性状: 呈细长圆柱形,直径5~20mm,外表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及横向皮孔,节处膨大。体轻,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不平坦。横切面韧皮部很窄,木质部导管与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导管较大,中央为圆形的髓。气弱,味苦。

  药材来源

  植物名: 青藤

  拉丁: Sinomenium acutum (Thunb.) Rehd.et Wils.

  科名: 防己科

  属名: 防己属

  形态描述: 多年生木质藤本,长可达20米。根块状。茎圆柱形,灰褐色,具细沟纹。叶互生,厚纸质或革质,卵圆形,长7~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稍心形或近截形,全缘或3~7角状浅裂,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近无毛,基出脉5~7;叶柄长5~15厘米。花单性异株,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花小,雄花萼片6,淡黄色,2轮,花瓣6,淡绿色,雄蕊9~12;雌花萼片、花瓣与雄花相似,具退化雄蕊9,心皮3,离生,花柱反曲。核果扁球形,熟时暗红色。种子半月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沟边及灌丛中,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植物名: 毛青藤

  拉丁: Sinomenium acutum (Thunb.) Rehd.et Wils.var.cinereum Rehd.et wils.

  科名: 防己科

  属名: 防己属

  形态描述: 本变种与正品青藤极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叶表面被短绒毛,下表面灰白色,绒毛更密;花序及幼茎亦有短绒毛。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谷林阴下或沟旁。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河北、广东、贵州。

  药材饮片

  饮片名: 青风藤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 为长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片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其间具有多数小孔。髓部淡黄白色,周边绿褐色或棕褐色。体轻,质硬而脆。气微,味苦。

  炮制作用: 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英文名】 CAULIS SINOMENII

  【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 Rehd et Wils. 及毛青藤inomenium acutum (Thunb.) Rehd. et Wils. var. cinereum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长段,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常微弯曲,长20~70cm或更长,直径0.5~2cm。表面绿褐色至棕褐色,有的灰褐色,有细纵纹及皮孔。节部稍膨大,有分枝。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皮部窄,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淡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苦。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被厚角质层,有的具木栓细胞。皮层散有纤维及石细胞。中柱鞘纤维群新月形,其内侧常为2~5列石细胞,并切向延伸与射线中的石细胞群连接成环。维管束外韧型。韧皮射线向外渐宽,可见锥形或分枝状石细胞;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有的外侧散有1~3个纤维,内侧有数列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切向连接。环髓细胞壁稍厚,纹孔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粉末黄褐色或灰褐色。表皮细胞黄色或黄棕色,断面观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78μm,被有角质层。石细胞淡黄色或黄色,类方形、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壁较厚,孔沟明显 。皮层纤维微黄色或黄色 ,直径27~70μm,壁极厚,胞腔狭窄。草酸钙针晶细小,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上一篇:半夏
下一篇:茯苓图片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