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两性健康 > 生育避孕 > 避孕方法 > 正文

避孕药永远不是你的糖丸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若连续三天忘记服用避孕药,那么赶紧打电话给妇科医生。

  若一连两天忘记吃药,应连续两天每天服用两颗,以后再每天服用一颗,直到整盒药吃完为止。这样的情况下避孕效果并不可靠,建议最好同时配合其他避孕方法(例如使用安全套
  如果有一天忘记服药,最好在12小时内尽快补服,当天原有药丸仍应继续按时服用(你可于第二天连吃两颗避孕药),就可以达到避孕的效果
  如果漏服长效避孕药,该怎么办
  《女报·时尚》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来说永远没有作用,因为一个聪明的女人至少要学会为男友准备一个安全套
  4.紧急避孕失败而妊娠者,新生儿畸形发生率高,必须终止妊娠
  3.一个月经周期中只能使用紧急避孕药一次,第二次则会失效
  2.紧急避孕只是一种应急方式,并非一种常规避孕措施!药物紧急避孕只能对本次无保护的性生活起作用,本周期服药后性生活仍应采取其他可靠的避孕措施。如果不注意,用药的当月就可能怀孕
  1.经临床观察后发现,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体重平均值不会明显增加
  药片永远不是你的糖丸
  医生建议体重过重的女性使用剂量偏高的避孕药,确保身体里有足够的荷尔蒙可以抑制排卵。
  听起来真的很不公平,但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避孕药里的荷尔蒙需要经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作用,如果身体质量指数大,那么循环效果就会比较差。还有,体重较重的女性身体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常常在服用下一颗药前,荷尔蒙就被身体给吸收掉了。
  据英国《镜报》报道,研究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7.3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后意外怀孕的人数较BMI指数标准的女性高出60%;如果你的BMI指数高达32.2%,那么意外怀孕的危险性就会高出70%(BMI指数介于25到29之间是过重,30或者更高的话则是肥胖)。
  如果不想有意外发生,那么你就得设法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服药。你可以把服用避孕药当成每天出门之前都得要做的事情。例如每天早上你都得喝完咖啡才去上班,或出门之前你一定得化妆一样。如果你本来固定在晚上服用避孕药,却又时常发生忘记服用的状况,那么改为早上服用避孕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失败的原因就是排卵的抑制没有完全失效,体质因素,或是有服用影响避孕药的药物,例如抗生素、镇静药等等,不过大部分失败的例子都是下一次服用避孕药的时间太晚,或连续忘了吃药,而导致失败的几率变高(只剩92%的避孕效果)。如果每年有100个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使用方式不正确,那么当中就会有8个怀孕。
  如果正确使用,且每天定时服用避孕药的话,怀孕的几率约在1%左右,这代表每100个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最多只有一个会怀孕。
  吃避孕药还是有可能会怀孕
  副作用:容易头晕、呕吐、体重增加、出血;也会出现类早孕反应:因为缓释的药物在服用初期会有一个高的血药浓度,副反应大,女性的适应性差。有此反应的人约占用药人数的50%;因药物在体内被脂肪组织吸收储存,代谢慢,需要停药后半年以上才可以计划怀孕。
  作用机制:这类避孕药中的成分进入人体后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机制与短效避孕药相同,但起长效避孕作用。
  长效避孕药
  副作用:只在服用的前三个月极少数女性可能会有出血、头晕等现象,但一般很容易在一到三个月以后适应。短效避孕药因其药物剂量低、代谢快,副作用要小得多。缺点是每天需要服用,如遗忘两天以上会有妊娠风险。
  作用机制:短效避孕药从四方面来使女性避孕:利用激素对下丘脑的调控来抑制排卵、增加宫颈黏液厚度防止精子穿透、抑制输卵管收缩、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防止受精卵着床。多点避孕使得短效避孕药成为目前避孕效果最可靠的避孕药。
  短效避孕药
  副作用:高的剂量对肝脏损伤大,如果服用频率高则对身体伤害大;发生不规则出血或者月经改变的比例高;高剂量孕激素使类早孕反应增加(如:恶心、呕吐),并可能因呕吐(如果在两小时内)而需要重新加服;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再次发生性生活,仍有妊娠的可能。
  作用机制:大剂量的孕激素冲击使宫颈黏液增厚,干扰受精过程,促使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变并脱落,阻止受精卵着床。因此受精卵一旦成功在子宫内着床,紧急避孕药便不能再产生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的有效率为70~80%。
  紧急避孕药
  在我国20~29岁的女性中只有2.3%的人使用口服避孕药。而在欧美国家,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约为40%,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把口服避孕药放在手提包里。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国女性对避孕药的使用及效果仍心存疑虑。


  据统计,全球超过一亿女性在服用避孕药,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可能成为长期依赖者。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