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胎儿在宫腔发育并使之与其附属物排出体外的方法,称为“抗发育”,或“中断妊娠”。其作用原理是:①通过手术方法,人为排空子宫,如钳刮术等;②直接诱发宫缩引起
流产,如水囊引产、前列腺素引产、催产素引产等;③间接诱发宫缩引起流产,如依沙吖啶(利凡诺)等引产
(2)抗发育
使已着床的胚泡或胚胎,从子宫腔排出的措施,称为“抗早孕”。目前抗早孕方法可分为手术和药物两类。手术目前主要以负压吸引术和刮宫术为主。药物目前国内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有前列腺素、米非司酮和结晶
天花粉蛋白等。其抗早孕的作用机理是:①杀伤胚泡或胚胎,然后激发宫缩,将其排出体外;②直接引起宫缩将胚胎逐出;③降低母体内性激素水平,使流产发生;或引起蜕膜变性、坏死后而诱发子宫收缩;④争夺孕酮受体,使孕酮不能发挥保护胚胎的生理作用,导致流产等。
(1)抗早孕
破坏维持妊娠的基本条件即抗早孕和抗发育。
5、破坏维持妊娠的基本条件
构成宫腔内环境,一是宫腔内壁——即子宫内膜(受孕后会变为蜕膜),二是宫腔液成分(主要是子宫球蛋白等)。这两者起着保护胚泡,有利于胚泡着床,促使胚泡发育的作用。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宫腔液成份,控制子宫球蛋白的分泌或干扰蜕膜的功能,均可阻碍受精卵着床。临床上应用的宫内节育器,阴道避孕药环和速效(探亲)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等,均是利用其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宫腔内在环境而设计的。
(2)改变子宫腔内环境
受精卵进入宫腔要靠输卵管蠕动传送,而正常输卵管蠕动(收缩和舒张)需要神经、前列腺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及孕酮等作用的协调来调节。临床上所用的某些探亲药,如上海探亲片I号(甲地孕酮探亲片)有加速孕卵运行,使孕卵提前过早地进入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的发育、转化不同步,使孕卵不能着床而达到避孕目的。
(1)改变输卵管蠕动力
影响胚泡植入和发育的内环境的措施称为“抗着床”。卵子受精后96小时变成胚泡,再经过2~4天胚泡开始着床。着床的关键在于胚泡的发育和子宫内膜受孕酮影响的反应“同步化”。因此,从胚泡、子宫内膜和黄体着手,破坏或干扰受精卵着床过程任一环节,使之“去同步”,便可达到抗着床的目的。
4、影响胚泡植入和发育的内环境
干扰卵透明带上特定部位受体,封闭精子穿透透明带的部位,阻止卵子受精,目前尚在深入研究之中。
(4)阻止精子穿过卵子的透明带
精子一定要在女性生殖道停留一段时间,除掉精子的“去获能因子”,才会具备受精能力。各种女用甾体避孕药、某些阴道局部用药,可干扰精子获能过程。
(3)干扰精子获能
阻断通道,使精卵不能相遇,临床应用这一原理避孕方法有:阴道隔膜、避孕套、体外排精法、尿道压迫避孕法、各种男性和女性绝育术等;安全期避孕、自然避孕法等,在易受孕期禁欲,错开精卵相会时间,也可视为使精卵不能相遇。通过口服单方孕激素,改变宫颈粘液性质,使之粘稠,阻碍精子通过宫颈,使卵子失去受精机会,如各种探亲避孕药和微丸类口服避孕药均有此作用。宫内节育器也能影响精子运行。现已观察到,宫内节育器使用者中,能到达输卵管的精子很少。
(2)阻断精卵运行通道
利用杀精剂灭活精子,使卵子无从受精。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杀精剂主要是一种名叫“壬苯醇醚”的化学制剂,如避孕栓剂、避孕片,避孕药膜和避孕胶冻等。带铜宫内节育器释放的铜离子对精子有杀伤作用;同时,宫内节育器引起局部环境中的异物和炎症作用(白细胞、前列腺素等增加和某些酶的变化)也能破坏精子。
(1)灭活精子
凡是阻止精卵相遇,包括灭活进入女性生殖道的精子,使精子失去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和能力,均称为干扰精、卵结合。干扰精、卵结合是通过下述环节进行的。
古时人类避孕方法3、干扰精、卵结合
在正常情况下,妇女卵巢每月排一次卵,而且每次只排一个卵子,可两侧卵巢交替进行,也可一个卵巢连续数次排卵。卵巢这种周期性变化,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进行。排卵机理是个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过程,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内分泌变化,就会抑制滤泡的发育和排卵;而这种微小的内分泌变化对女性的身体、性欲等各方面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临床上应用多年的复方型避孕药(含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如短效口服避孕片、长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等,都是应用抗排卵原理研制成功的。当然,有的制剂作用是多环节的,阻碍排卵只是其中之一。抑制排卵的药物还有LHRH类似物等。
古时人类避孕方法2、阻碍卵子的排出
通过某些物理方法抗生精。温热避孕(温浴、红外线、热敷等)、超声避孕和微波避孕等方法,能破坏精子储存所需物理环境,并均有程度不同的抗生精效果。
(3)、破坏精子储存所需物理环境
精子生成后要进入附睾内停留三周左右,以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达到在功能上成熟。干扰精子在附睾中成熟,达到节育目的药物目前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如α-氯代甘油抗生育效果明显,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精子形态及活力无明显影响,但毒性较大,尚未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2)、干扰精子在附睾内成熟
干扰“丘脑下部-脑垂体”正常激素的释放。应用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可抑制“丘脑下部-脑垂体”正常激素的分泌,继而抑制睾丸功能,阻碍精子生成。正在研究的方法有庚酸睾酮(每周一次),20AET1(三个月一次)联合左炔诺孕酮酯,去氧孕烯皮下埋植剂,甲孕酮,睾酮微球注射剂,LHRH类似物,LHRH疫苗等。此外,男性避孕药醋酸棉酚主要作用在睾丸生精上皮,抑制睾丸生精功能,破坏精子生成。醋酸棉酚有致低血钾和少数用药者停药后生精抑制不可逆性改变,目前临床应用试验处于低潮。
雷公藤多甙亦有抗生精作用,现仍在研究中,尚未正式临床应用。
(1)、阻碍精子的发生
精子由睾丸生成,需要一定的物理环境,并要在附睾中成熟。睾丸生精功能是受“丘脑下部-脑垂体-睾丸轴”的控制;睾丸在生精过程中同时分泌男性激素。上述各种激素的释放是与生精过程相互协调进行的。根据“丘脑下部-脑垂体-睾丸轴”生殖机理,采取各种措施阻碍精子生成及干扰精子成熟过程,称为抑制精子的生成。抑制精子生成的主要内容包括:
古时人类避孕方法1、抑制精子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