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补充血容量 依
休克的发生原因,尽快补充全血,血浆,低分子右旋转醣酐、电解质溶液及葡萄糖液。休克时间愈长,症状愈重,需补充的液体量常超过临床估计量。补充血容量时应参考血压、脉率、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及病人临床表现,如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低,应较快补液;如血压正常而中心静脉仍低应较快补液,如血压及中心静脉均恢复正常,表示血容量基本补足,可减慢补液维持血管通道;如血压正常,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应限制补液,如因补液过快过多发生肺水肿早期症状,给以强心、利尿及舒张血管药物。病人清醒,安静,呼吸平稳,脉搏不快有力,皮肤温暖红润,颈静脉充盈良好,尿量>30ml/小时,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正常,血红蛋
白及红细胞压积正常,表示补充血容量是合适的。在补充血容量时胶体、晶体及液体应交替输入。
2、保持呼吸道畅通 清除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及泥沙等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供氧(6-8L/min);有
呼吸衰竭时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辅助呼吸。
治疗原则(一)急救措施1、一般措施 立即输液,止血,固定
骨折部位,吸氧,止痛,保温而不加温;将病人头和躯干抬高10度,下肢抬高20度,让病人安静并尽量少搬动病人。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检查,能及早发现凝血因子消耗及纤维蛋白溶解程度,可于临床发生皮肤粘膜出血前早期诊断DIC而及时处理。
(4)动脉血气分析 可了解有无酸硷平衡失调,并可发现是否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血pH值正常为7.35-7.45;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10-13.3kpa(75-10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为5.33kpa(40mmHg),休克时,如肺原无疾病,因过度换气,PaCO2一般正常或较低,如通气良好而其值超过5.9-6.6kpa(45-50mmHg),常有肺功能不良的征兆,PaCO2低于8lkpa(60mmHg),,吸入纯氧后仍不见改善,应考虑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动脉血乳酸盐测定可了解微循环灌流障碍的程度。动脉乳酸盐正常值为1-2mmol/L,如持续升高,预后不良,超过8mmol/L,死亡率可达100%。
(2)尿比重增高,表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已正常,血容量已基本补足而仍然尿少,比重低,表示有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
3、化验检查(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检查,可了解失血情况,红细胞压积增高,可反映血浆丢失。
2、肺动脉楔压 有条件时,可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及肺动脉楔压,可了解肺循环阻力情况,肺动脉压正常值为 1.3-2.9kpa。肺动脉楔压正常值为0.8-2.0kpa;肺水肿时肺动脉楔压可超过4.0kpa。此项检查之优点为在中心静脉压升高之前,可较早发现左心压力增高,此时应限制输液量,防止发生肺水肿,并采取降低肺循环阻力的措施。
(三)辅助检查1、中心静脉压测定 其变化比动脉血压变化为早。其正常值为49-98pa(5-10cmH2O),血压低,中心静脉压低于49pa(5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pa(15cmH2O),表示有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高于196pa(20cmH2O),提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3、病情进入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阶段,皮肤粘膜则出现瘀斑或发生消化道广泛出血。
2、生命体征 休克代偿期,脉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差小;失代偿期,脉细弱,甚至测不到,血压下降,脉压差更为缩小以至血压测不到。由于过度换气,故呼吸急促。体温一般不高,但在感染性休克,如体温升到39-40度或骤降到36度以下,则病情严重。
(二)体格检查1、皮肤、肢体的温度和色泽 皮肤口唇粘膜苍白,四肢湿冷,晚期出现紫绀,皮肤可出现花斑状现象。但在低阻力型感染性休克,因血管反应以扩张为主,皮肤表现为温暖,但干燥色红。
3、尿量变化 尿量减少或无尿可反映肾脏血液灌注的情况及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2、精神状态 代偿期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失代偿期表现为神志淡漠、意识模糊,反应迟顿、甚至昏迷。
(一)病史1、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液、出血、烧伤、严重损伤或感染等病史。
休克诊断与治疗大全 皮肤苍白、肢冷、紫绀、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意识模糊休克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侵袭后发生的组织灌注不足时,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如不迅速予以纠正,将导致器官不可逆的损害和死亡。
休克诊断指标主要有那些啊?休克诊断指标是怎么样衡量的啊?休克诊断指标准确吗?
formattext(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