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结核菌一旦被儿童吸入即可造成感染,首先在肺内形成炎症性原发病灶,继而胸内淋巴结肿大,进一步结核菌通过淋巴、血液循环系统产生血行播散,与此同时人体可逐渐产生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多数儿童体内的大部分结核菌被抵抗力消灭,原发病灶逐渐痊愈,血行播散也被控制,仅留下少数潜伏病灶,受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的少量结核菌可长期存在,在一生中任何时期抵抗力低下时,潜伏的结核菌可生长繁殖而进展为成人的续发性结核病,成为结核病新的传染源,引起新的传播。在原发感染过程中少数抵抗力差、感染严重的儿童可发生临床原发结核病,急性血行播散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危及儿童健康和生命,因此保护儿童不受结核菌感染,其重要意义除防止儿童结核病,保护儿童健康外,同时也是从根本上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关键。
儿童结核感染的传染源往往来自痰涂片阳性的成年肺结核病人,多数为家庭成员,如果儿童的母亲患有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该儿童就有受感染的高度危险性,因为母婴间的接触非常密切,而儿童的防御机能和抵抗力又较差,如一位排菌肺结核母亲抱着正在哭闹(反复深呼吸动作)的婴幼儿,母亲剧烈咳嗽喷出大量带结核菌的飞沫核,很容易被婴幼儿吸入,感染危险性更大。
绝大多数受结核菌感染的儿童并不发展为结核病,对这些健康、无症状的儿童,确定已受结核菌感染的唯一证据是结核菌试验呈阳性反应,感染结核菌儿童对结核菌素产生高度敏感性,经皮内注入结核菌素72小时测量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直径来判定反应的强弱,根据该儿童是否接种过卡介苗的不同的情况决定是否已受自然结核菌感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并不能用来衡量身体的抵抗力,也不能提示是否存在结核病或结核病的范围和程度,只是表明身体感染了结核菌。
由于人类对结核菌存在天然的先天性抵抗力,因此多数儿童虽受结核菌感染,但未发展成临床结核病,然而也存在少数抵抗力差,感染严重的儿童发展成结核病。儿童结核病通常占所有结合病的5%~15%,5岁以下儿童,更多的是2岁以下的婴儿,由于防御系统发育不成熟,产生的抵抗力不强,可发生全身播散性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可危及生命。由于患结核病儿童咳嗽、咳痰症状较少,难以获得细菌学的诊断依据,加之对结核菌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高,病变表现不典型,常有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泡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等过敏性表现和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反应,同时应特别重视传染源的接触史和发育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儿童结核病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正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结核病控制对儿童来说重在预防,关键是保护儿童免受结核菌的感染,既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源,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绝大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低热、乏力、盗汗等,应及时就诊,医生对结核病需有高度的警惕性进行及时检查,一旦确诊为肺结核病或怀疑肺结核要转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治疗管理直至痊愈。对传染源家庭中的儿童接触者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检查,如强阳性反应要进一步做胸部X线等检查,了解有无临床结核病灶,如未发现临床结核病应给予预防性治疗,以减少以后发生结核病的机会,家庭内应该经常通风,病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咳嗽时要用手帕捂嘴,不随地吐痰等。
如发现儿童结核病人,则其家庭成员应做预防性体检,及时发现家庭内结核病传染源,防止继续传染给其他儿童。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减少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但由于卡介苗保护力不够强,还不能完全防止结核病的发生。卡介苗初种成功后一般不必进行复种。
儿童生活规律,平衡合理的膳食,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对结核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