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发生变态(过敏)反应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出现皮肤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并可同时出现皮肤水肿、荨麻疹等其它过敏表现。
过敏性紫癜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一般以儿童和青少年较多见。春、秋季节发病较多。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细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皮肤及其他器官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由于其主要表现特点是在皮肤及其粘膜上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所以医学上将之称为“过敏性紫癜”,或“变应性紫癜”、或“爆发性紫癜”。本病是由Henoch-Schonlein医生最早提出的,所以也叫着“Henoch-Schonlein紫癜”或“Schonlein-Henoch紫癜”。过敏性紫癜发生时主要表现是在患者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片,其色好似紫色葡萄,所以中医学对之有“葡萄疫”、“紫斑”、“阳斑”、“斑毒”、“斑毒病”、“紫癜”、“温毒发斑”等称谓。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男性儿童最为多见
过敏性紫癫也叫过敏性血管炎、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病、过敏性血管性紫癫。本病多见于儿童。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入皮肤或新膜而表现为皮肤青紫(淤点、淤斑)、关节痛、腹痛,甚至累及肾脏。其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已知细菌、病毒、食物、药物以及化学中毒等可能是诱发因素,绝大多数病人发病前先有发热、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目前认为溶血性链球菌是重要的过敏原,这些因素不是直接作用于血管,而是通过变态反应引起血管炎症反应。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过敏性紫癫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纯性紫癫:常突然发病,损害局限于皮肤上,表现为针头至黄豆大的淤点、淤斑。主要发生于下肢,尤其是双小腿伸侧。皮疹分批陆续发出,每批约经2~3周消退,由于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本型一般无全身不适,病情重者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2)关节型紫痛:起病时先有发热、咽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尔后皮肤出现紫瞟、风团、红斑,甚至有水疮、血疤、坏死或溃疡。皮损可发生于关节附近,伴关节疼痛是本型的主要特点,病程久者,关节可变形而影响关节功能。容易受累的关节有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与腕关节等。此型可在数月至两三年内自愈,但容易复发。
(3)胃肠型紫癫:本型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因为除皮肤有紫疫等损害外,还有腹痛症状,所以称为胃肠型紫疲,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隐痛或绞痛,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以及便血等症状,个别可伴有肠套叠、肠穿孔甚至死亡。
(4)肾型紫捷:小儿如果发生过敏性紫癫常伴有肾脏损害,称为肾型紫瞟,常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出现无尿、浮肿、高血压等症状。患有这一型的过敏性紫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引起严重后果。成年人发生本型紫级,预后较差。
发病后如能及时驱除致病因素,对症处理,则较容易治愈。一般的治疗措施是口服维生素C,钙剂(葡萄糖酸钙)和芦丁等以减少血管通透性。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瞟效果较好,特别是能减轻关节痛和胃肠道症状,但不能预防新淤点出现和防止肾脏损害
另外,过敏性紫癫禁吃什么?
首先,应禁食各种致敏食物。食物过敏是引起此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食物中的异体蛋白质可引起过敏性紫癜,这些食物主要有鱼,虾,蟹,蛋,牛奶,蚕豆,菠萝等。病人一旦发现某种食物有致敏作用,应终身禁用这种食物,同时也不可使用与这种食物接触过的炊具和餐具。另外,过敏性紫癜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自己从未吃过的新鲜花蕾之类的蔬菜,因为有报道说,植物花粉也是一种常见的致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