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
肾炎(anaphylatic purpura nephritis)是指
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
腹痛、便血外,主要为
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如果蛋白丢失过多,亦可出现
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果血尿、蛋白尿长期持续存在,亦可伴有肾功能减退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导致肾受累的比例为20%~10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多数紫癜性肾炎患者恢复较快
Meadow等人根据患儿发病后3个月内的临床表现,将紫癜性肾炎分为5个类型:①只有镜下血尿;②无症状性蛋白尿和血尿;③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急性肾炎综合征(指血尿伴
高血压、氮质血症和少尿3项症状中2项);④肾病综合征和血尿;⑤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炎综合征。
Wada按临床表现分为4型:①无尿异常;②急性肾炎;③肾病型或急进性肾炎;④慢性肾炎。国内有报告分为5型:①轻型或无症状性尿异常;②急性肾炎综合征;③肾病综合征;④慢性肾炎综合征;⑤急进性肾炎综合征。一般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较多见。
首先应避免接触诱发本病的各种“不正之气”,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饮食。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
感冒,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再次,患病后,要卧床休息,避免烦劳过度,节制房事,忌食烟酒。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海鲜发物,如公鸡、海鱼、牛肉、羊肉、鹅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
①感染:细菌以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此外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球菌、结核杆菌以及风疹、水痘、
麻疹和流感等病毒和肠道寄生虫等感染。
②食物:病人对鱼、虾、蟹、蛋、乳等食物异性蛋白过敏。
③药物:对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各种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水扬酸类、氨基比林、保太松、安乃近)、镇静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宁)、激素类药(人工合成雌激素、丙酸睾丸酮、胰岛素)、抗痨药(异烟肼),其他药和化学物质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克尿塞、D860、碘化物、金、砷、铋、汞等产生过敏反应。
④其他过敏因素:如寒冷、外伤、昆虫叮咬、花粉、接种、结核菌素试验、
更年期甚至精神等因素。
以上各种因素对某些人有致敏作用,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过敏原(食物、药物、细菌、病毒、毒素等)引起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沉积于肾脏,诱发免疫性损伤及血管炎。以发病时多数患者血清中IgA的水平可增高,而发病后在肾小球及皮肤中可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
半数病人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的有明确过敏史,可出现发热、四肢伸侧面出血性紫癜、关节痛、消化道症状(腹痛、便血、呕血)等肾外表现。肾脏病变多于紫癜出现后2~4天发生,个别病人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于皮肤、胃肠道、关节症状之前。本病大多数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也有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肾病变的严重程度。最近的研究还发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发病与患者的遗传素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