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老年人谨防小中风
小中风又称短暂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据调查,在65岁到74岁的老年人中,每年约有2‰首次发病。
有小中风发作史的老年人中,约25%—40%在5年内会发生完全型脑梗塞,与无小中风者相比,发生率要高10倍左右。所以说小中风是中风的先兆。
本病起病突然,常表现为某种神经功能的突然缺失,大多并无意识障碍。发病历时短暂,仅数分钟或数小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以后可完全恢复而无后遗症。
颈动脉供血区域的小中风表现为:1、单眼突然失明,持续2—3分钟;2、单瘫或偏瘫;3、失语或失语伴对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4、偏盲和精神错乱;5、遗忘或昏厥。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小中风表现为:1、眩晕;2、视野部分或完全缺损;3、构音困难或吞咽困难;4、突然无故跌倒或发作性呕吐;5、面部感觉障碍。
具体防治措施是:1、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步长跑、打太极拳、气功等,以不疲劳为原则。2、定期到医院检查,如血脂、血糖、血压、眼底动脉、心电图及心功能测定。3、避免诱因,如过度兴奋、过劳、外伤、寒冷,生活无规律等。4、控制已发生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5、生活要规律,做到以低脂肪、低盐、低胆固醇为主的饮食平衡,作息要规律,适当锻炼,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6、遵守医嘱,坚持口服阿斯匹林、复方丹参片、维生素E,一月为一疗程,可间隙服用。7、一旦发生小中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