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中风 > 正文

为什么人会中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2-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原因引起阴

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

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始终保持神志清醒者。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

老年尤多。

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经过救治后,往往 留有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主要是由于风痰留阻经络,气血瘀滞所

引起,用中药结合针灸、按摩进行调治,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中风急性期,重症病人多有五不会,即翻身、咳痰、说话、进食、

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所以需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以便减少

和减轻后遗症。中风急性期最易发生褥疮,为防止褥疮的发生,必须做到

勤翻身,对昏迷的病人要保证皮肤、衣服、被单确实干燥和平整,当受压

部分的皮肤发红时,应用手掌揉擦或外搽红花油,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对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要鼓励和辅导他们进行功能锻炼。

在瘫痪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时,应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并给予病人肢体

按摩,同时做大小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活动,以促进气血的

运行,而增加肌力。当瘫痪的肢体恢复到可以抬举时,就应鼓励病人进行

自主运动。为了帮助病人锻炼肌力,可以在床尾拴上带子,让病人拉着带


子自己坐起来,其他功能训练的运动有:脚踩踏板,锻炼小腿肌力;用手


攥木棍或揉动核桃,可锻炼握力和手指关节的活动;当病人能站立起来时


,应尽早搀扶病人练习走路,同时要注意病人行走的姿势、技巧、持久力


及速度,一切以安全为重。此外,对于不能言语的中风病人,应耐心 帮助


他们练习发音,以便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鉴于中风的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积极加强对本病的预防


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强调的是注意观察先兆症状,在本病未发之前,人


多有先兆症状,如头晕和肢体一侧麻木。若见眩晕、抽搐等症,为肝阳偏

亢、肝风欲动之象,应予平肝息风之钩藤、菊花、白蒺藜、牡蛎、白芍等

药。若见肢体麻木、沉滞者,为脉络气血痹阻所致,应予活血

通络之丹参、赤芍、鸡血藤等药。

预防中风要从平时做起,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稳定,避免过食肥甘厚

味,不吸烟,切忌酗酒。此外,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生活要

有规律,注意劳逸适度,更重要的是要坚持适当的运动,使体内气机和调

,血脉流畅,关节疏利,防止本病的发生。
中风的诱发因素是指可以促使中风突然发生的因素。它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有:1长期高血压未作适当降压治疗;2虽然按时服药,但血压仍长期在较高的水平,或间断降压治疗,血压仍可突然增高;3过分降压,尤其是老年人,夜间血压过低易使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增加;4吸烟、过度饮酒者中风发病率大大增加;5中风与气候变化有关,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中风。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因此要加强御寒和防止中暑,预防中风的发生;6情绪激动也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中风。所以生气、吵架、恐惧、兴奋都可成为诱因。为预防中风,老年人要学会自我控制。家里人要“顺”着他;7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一下子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可导致中风的发生。
对于中风,要多多运动,把精血活动起来,不能因为行动不便而不活动,康复时间是按照个人心理原因和外部治疗相互结合的还有就是康复速度也和人寻常的体制有关系,楼主你母亲就是因为以前锻炼不够而活动起来不舒服的,因此要坚持下来的,西医药对中风没有中医有研究,推荐中医疗法长期坚持下来的话那复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重大疾病。中风与心肌梗死、癌症在我国列死因前三位。绝大多数中风患者都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生活质量普遍低下,病人及家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诸多负担。
目前,我国对急性期中风病一般以西医内科或外科急救诊治,有科研条件的中西医结合医院适当辅以中医针灸急救。当代许多针灸专家经过深入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中风急性期越早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其预后越好,自主意识恢复越早,后遗症越轻、越少,疗程也明显缩短。中西医有机结合能进一步提高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风病的恢复期一般在急性期两周以后至半年。此时病人神志渐醒,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肢体偏麻、舌强语謇或不语。该期疗程较长,不予治疗而自行恢复好转的可能性较小,故此期治疗对提高疗效、减轻后遗症、降低致残率极为关键。
中风半年或一年以后遗有肢体或语言、听力、视力障碍等为后遗症期。其证多见:视物不清、眼睑下垂或斜视、偏盲、舌强或短缩、语言謇涩、耳鸣耳聋、时感眩晕。患者虽然内风已熄,但精亏液耗、神气不充、窍闭血枯、正气虚弱、筋脉失养、神衰肢废,故其治疗颇为棘手,有的甚至难以康复,留下终身残疾。
中风病中脑梗塞的康复治疗与训练一般来说应该在患者神志清楚,各项生命体征稳定2~3天左右即可开始;脑出血病一般在一周以后开始。中医及现代针灸的诸多疗法是中风病治疗康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中风的产生,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虽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但神匿窍闭、瘀滞不通,却是根本病机之在。因此,通过针灸促其神醒窍发、瘀通血畅、正气来复是治疗的关键一环。急性期治疗宜早勿迟;选穴宜少勿多;刺激量以中和为度;针灸术式宜辨证施法。据了解,一些病人发病时病情并不是很重,但在病后特别是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仅用一些西药,虽然急性发作的病情被控制住了,但机体功能恢复差,丧失了中医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非常可惜。
中风病中医针灸治疗的原则是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即施法、施方、施药、施穴。实践证明,中西医及针灸理疗诸法综合用于中风各期,是目前疗效较为显著的治疗方式,中风病患者和家属无论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切不可忽略中医针灸这一重要手段。
中风辨证分两大类型:中脏腑与中经络。中脏腑又分闭证与脱证。
治疗脱证,多采用独参汤或参附汤救急,同时可针刺人中、关元、足三里或加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以回阳救逆。
治疗闭证,有的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醒脑静及羚羊角粉冲服以开窍启闭,辅以针刺人中、合谷、太冲、十二井穴,以醒神开窍。
中风中经络总属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以风、火、痰、瘀、气、血立论,病位多在肝、脑,与心、脾、肾三脏息息相关。病期不同,病机随变,治法亦应调整。中经络临床可分四大证型:肝风窜扰型、痰火(热)闭阻型、阴虚风动型和气滞血瘀型。各型临床征候同中有异,立论遣方与用药施法施穴也各不相同。
对肝风窜扰型,中药治宜平肝熄风、潜阳降逆之法,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味,针刺取太冲、三阴交、太溪,十宣穴点刺放血。
对痰火闭阻型,中药治宜清热豁痰、清心开窍之法,可用温胆汤加减化裁,针灸取大椎、内关、合谷、太冲、丰隆等穴。
对阴虚风动型,中药治宜育阴熄风之法,可用地黄饮子加减,针灸取太溪、肝俞、肾俞等穴。
对气滞血瘀型,中药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针刺取膻中、膈俞、血海、曲池、三阴交等穴为主。
以上诸型之辨证取穴应与按症状取穴相结合。
上肢偏瘫一般选极泉、肩禺、曲池、手三里、尺泽、外关、合谷等。
下肢偏瘫常选次、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悬钟、三阴交、太冲等穴。
语言障碍,取廉泉、金津玉液、通里、照海等。
应注意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针刺深度、角度及刺激量。同时,可以适当选择或配合艾灸、电疗等方法,随证施治。
根据临床分期,施治选穴应有所偏重。急性期针灸以督脉、任脉取穴为主,心经、肝经取穴为辅。恢复期以手足阳明经穴与手足厥阴少阴经穴并重,交替取穴为主,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以平为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后遗症期除针灸治疗外,还应配合按摩导引之术及自我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疗法。另外,中药之脐疗、外洗热敷、拔罐、各种灸法、刺血疗法、穴位注射及头针等各种特殊针法,均可灵活采用,不可拘泥。
中风病属疗程较长的疑难重症,疗效好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与患者的自信心等心理因素和家属的护理等关系也较密切,加上综合中西医各种治疗手段,中风病的康复是大有希望的。正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巨著《千金方》中所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

上一篇:中风怎么护理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