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中风 > 正文

小儿中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3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小儿形气未充,血少气弱,脏腑娇嫩,尤以脾胃薄弱为著,有“脾常不足”之谓。且小儿乳食不能自制,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常,痰浊内生,气机受阻,痰郁化热生风,风痰流窜经络,或适逢风邪入中,风痰互结,壅经络而发病。证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歪语涩、口角流涎、脘痞纳呆、形体多丰、舌淡、体胖、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祛风化痰、健脾和胃。肖老常用温胆汤加蝉蜕3克、僵蚕10克。若痰闭脑窍加菖蒲、远志;肝肾不足者伍以首乌等。取温胆汤畅中和胃,祛痰寓通调气机之意。2a
  小儿中风多分三型辨治:若脾气不足,风痰阻络,治以祛风化痰,健脾和胃;肾虚肝旺,挟痰阻窍,治以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治以补益气血,祛风通络。临证常用蝉蜕,因可走上达外,用之醒脑开窍,祛风散邪,故有良效。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llY
   一船人认为,中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壮年及老年人。但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观察,肖老认为,其发病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小儿同样可以发生。其病理以气血不足,肝脾肾诸虚为本,风痰闭阻为标。其中,痰多源于内,起于脾;风有内风、外风,内风因于肝、根于肾,诱发于外。气血诸脏之不足,除小儿本身生理特点外,与后天失调有关。急性期治疗,实证可祛风化痰、清热涤痰、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祛风散邪等;虚证多育阴潜阳、平肝熄风、补益气血等。恢复期治疗,不忘理脾、固肾、调肝,在用药上,药量宜轻,药味不可繁杂,忌猛浪、峻寒、大热之品,避免药多伤胃,味重伤形,峻猛之品伤气血,以保护小儿蓬勃旺盛的生机。临证中,肖老常用蝉蜕一药,认为蝉乃生灵,喜鸣叫,壳轻味薄,可走上达外,用之内醒脑开窍,外祛风散邪,实践中确有良效。s0rQA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整个机体处在柔弱和幼稚不足的状态,肝肾精血不足,肝失涵养,肝气不敛,肝阳外露,常表现出肝气相对偏旺,有“肝常有余”之说;又小儿性情无常,哭闹过极,引动肝阳,阳化风动,挟痰阻窍或气血上逆而成本病。主证除见歪僻不遂外,常见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哭闹不已、神昏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大。治宜平肝熄风,育阴潜阳。肖老以温胆汤加石决明20克,首乌10克,使风熄阳平、肝气调畅。若挟血上冲伍以白芍、川牛膝,敛肝降逆,引血下行。W2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r^dWF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P>A%G
肖成 治疗小儿中风的经验
洛阳老中医肖成(已故),业医30余年。他认为:中风病不受年龄限制,只要证见歪僻不遂、言蹇语涩、神昏跌仆即诊为中风病。x_;IuX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LnlFQK
  案例:有一个4岁男孩因事稍不遂愿,即烦躁不安,大哭不止,继而跌仆,神昏抽搐,醒后出现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蹇、右上肢不能举、手不能握,右下肢无力、难以站立,次晨赴市某院求治,诊为病毒性脑病。中医诊查:神情呆滞,面色潮红、手足躁动、口眼歪斜、右半身不遂、舌红、苔厚腻、脉弦滑。证属阳亢风动、痰热闭窍。治宜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开窍。药用:石决明20克,首乌10克,炒枳实、竹茹各3克,半夏6克,橘红、茯苓各10克,菖蒲、僵蚕各6克,蝉蜕、甘草各3克,每日1剂,两煎合并,分2次温服。上方服10剂后,患儿神清识人、歪斜已轻、烦躁已减、手足躁动停止、舌苔变薄。以原方减石决明10克,加白芍15克,养肝阴、滋肝血,服至35剂后,诸症悉除。#Ea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b
   案例:一个2岁9个月的女孩,晚间宿于院中水泥地上,次晨见口眼歪斜、右半身不遂,即在市某医院门诊治疗,服药1周,未见好转,求诊于肖老。时下,患儿形体瘦弱、口眼稍歪、右半身不遂、手不能握、足跛易跌、言艰语怯、静而少动、纳呆便溏、舌淡体胖、苔薄白、脉虚细、右脉沉涩。诊为中风(中经络)。证属脾气先虚,生化无源,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治宜补气健脾、养血祛风通络。药用:生黄芪15克,白术9克,茯苓20克,当归6克,地龙、桃仁、红花各3克,川芎、僵蚕各6克,全蝎、肉桂、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上方20余剂,诸症消失,随访患儿,一切正常,无后遗症,且活泼可爱。7x4Vp]
   脾气不足 风痰阻络5
   气血不足  风中经络6b~W=J
恐,气血逆乱,风痰闭窍阻络。治宜祛风、化痰、开窍。药用:炒枳实、竹茹各5克,半夏6克,橘红10克,茯苓15克,菖蒲、远志各6克,僵蚕10克,蝉蜕3克,共服6剂,每天1剂,两煎合并为3次温服。药后诸症明显好转,口歪斜减轻,流涎已止,患肢较前有力,能站立,仍失语,脉、舌同前。以原方加天竺黄5克、桂枝10克、涤痰开窍、温通经络,10剂后,口眼歪斜已恢复,能言语,但言蹇,吐字不清,可自己行走,但呈跛状,舌淡红、苔薄白、左脉和缓、右脉沉弦。遂给益气健脾善后,药用:生黄芪30克、白术9克、茯苓30克、地龙5克、当归6克、桃仁5克、红花3克、川芎5克、桂枝10克、菖蒲6克、首乌10克,服药月余,诸症已失,健康情况良好,无任何后遗症,停药。追访3年健康如常,并已上学。!]
  小儿中风是因脏腑、气血、形体皆脆弱不足,适应能力及防御能力较差,易于感受外邪。《温病条辨·解儿难》中说“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侵,气血痹阻,筋脉失于濡养则歪僻不遂。证见:形体赢弱、歪僻不遂、声低语怯、身倦神疲、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虚细。治宜补益气血、祛风通络。肖老用补阳还五汤加白术9克、茯苓20克等治疗,若风邪偏盛用牵正散加荆芥、防风、钩藤等以祛风散邪。A
  肾虚肝旺  挟痰阻窍7!g#
   案例:有一个4岁半的男孩于跑跳中卒倒,起立后末见不适,次晨起床见口眼歪斜、舌歪语蹇、口角流涎、右侧偏瘫,急住进市某院儿科,诊为病毒性脑病。10多天后未见明显好转,又转入其它医院治疗。经多方会诊后诊为:病毒性脑病、脑血管痉挛。后因治疗中出现失语,遂自动出院,求中医治疗。中医诊查:形体丰腴、表情呆钝、右眼口角歪斜、粘痰多、涎水不时流出、口张不合、舌歪难伸、右侧上肢和下肢软瘫、失语、纳呆食少、二便尚调、舌嫩体胖、苔白厚腻、左脉弦滑、右脉沉滑。其证属痰湿内聚,郁而生风,卒倒惊-qt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