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刘老师已经65岁了,但精神和体力都不错,所以退休后仍然在外兼课。近一段时间来,常常感到头部两侧太阳穴涨痛,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下肢酸胀发麻。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高血压病。连续几天测血压,都在25.3/14.7千帕(190/110毫米汞柱)以上。医生说他是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赶快治疗。
经过服药、休息、调整饮食,刘老师的病很快好转,症状减轻,再测血压,已明显下降,维持在 20.0/12.7千帕(150/95毫米汞柱)上下。刘老师听说正常血压是17.3/11.1千帕(130/85毫米汞柱以下),心想,应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反正手中有降压药,只要加大剂量,血压自然会降下来。于是,此后他擅自加大了药量。此法果然有效,血压渐渐下降,终于到了正常水平。可是相伴而来的,却是浑身不舒服,头重脚轻,晕晕忽忽,如同喝醉了酒一般。还没有来得及去医院咨询,一天中午吃饭,突然左手拿不住碗,左腿发麻不能活动,说不出话来。家人连忙将他送往医院救治,经头颅CT扫描和其他检查,医生诊断是“缺血性脑中风”。
经过紧急救治,刘老师大难不死,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但他不明白,血压正常了,怎么会发生脑中风呢?医生告诉他,这次发生的是缺血性脑中风,直接原因是因为短时间内不适当地将血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在高血压病治疗上,像刘老师这种误人“雷区”者时可见到。
那么,为何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不能降得太低呢?
正常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上有一个压力感受器,参与血压的调节。当人体血压过低时,这种感受器便会受到刺激,通过反射,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脏搏出量增加。这是一种具有应激保护意义的加压反射,可以避免因血压降低造成的身体器官缺血。人到老年时,这种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当血压突然降低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引起反射,故容易发生缺血现象。其次,老年人的心脏功能明显减退,其,心脏搏出量与青壮年相比较,要少50%,且老年高血压患者,大都有脑动脉硬化和狭窄,平时维持较高血压,才能保证脑的局部血流灌注,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当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到一般认为的正常范围时,就容易发生缺血现象。而脑部对血液供应要求最高,一旦发生缺血,表现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