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对感染性疾病抗病原体的药物施治主要有两类,一是杀灭,如
梅毒和
结核病的抗菌素使用施治;二是抑制,如乙肝和丙肝的抗病毒施治。当施治有效时,前者表现为病原体的消失,后者表现为病原体数量的动态性降低。因此,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是病原体的存在与否或存在数量的多寡。而抗体,因其是机体对病原体特定抗原成分的特异免疫应答的产物,即使是病原体因抗菌或抑病毒药物的使用已消失或大大减少,也可能在体内存在相当长一阵或持续存在,其与病原体的存在与否或存在数量无正相关联系。
那肝病检查误区有哪些呢,乙肝“两对半”即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等,做为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其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判断病患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有些临床实验室开展的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测定,竟然用以判断乙肝病患临床施治的疗效,这是一个误区,是对这之间的联系不明白所致。
肝病检查误区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肝病检查误区,所有经化验检查证实未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员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对与乙肝患者亲密接触的高危人群,选择性疫苗接种。对于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需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