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注射疗法对大部分内痔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出血痔,应作首选。脱垂性内痔可用胶圈套扎治疗。由于手术疗法有一定的并发症,适应证要严格掌握,手术应只限于保守疗法失败或不适宜保守疗不能错误地认为痔切除是一种小手术,若掉以轻心,稍一不慎,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大的悲剧。Buls(1978)曾分析连续500例的痔切除,其并发症如下:肛瘘0.4%,肛裂0.2%外痔的女性,肛管狭窄1.0%,肛门失禁0.4%.出血 内痔术后出血的原因有早期及晚期两种。前者由于线结不紧,滑脱所致;后者发生在术后7~10d左右,由于结扎处感染所致。由于肛管括约肌的作用,血液多向上反流入肠腔,而不流向肛门外,故临床上不能发现“染红敷料”的现象。外痔的女性因此这种“急性出血”常不易早期发现。凡有下列现象应考虑是“隐性出血”的早期征象:①有阵发性肠鸣、肠痛及急迫便意感;②病人伴有头昏、恶心、出冷汗及脉快等虚脱症状。
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大,有时还可发生坏死,感染等后患。近年来认为痔急性水肿,是由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并非炎症所致,即使痔有溃疡形成,但炎症多在痔表层,不在深层组织并不影响手术。同时肛周组织对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应行急症痔切除,并发症并不比择期手术高,术后疼痛及水肿大为减轻或消失。若病人不宜行痔切除或痔套扎,外痔的女性可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以解除疼痛。De Roover报道用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治疗急性痔病25例。结果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水肿、血管栓塞和脱垂于术后数日内逐渐好转,平均住院3天(0~13天)。25例中,20例作单纯侧位内括约肌切开,另5例在数月后行痔结扎。随访26个月(1~56月),23例非常满意,2例较满意。De Roover认为本手术优点是较内痔切除简单,可即刻消除疼痛、住院日期短,一次手术即可,外痔的女性仅少数术后需加结扎治疗。痔的治疗方法很多,由于非手术疗法对大部分内痔有较好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已较少采用手术疗法。
外痔的女性用大头钉将痔块固定其上,在齿线附近做环形切口,尽量多留肛管皮肤以防将来粘膜脱出,细致分离所有曲张静脉团,并予以切除,边切边缝。注意切断直肠下端粘膜时,前、后侧的粘膜长度要一致,以防术后粘膜外翻。粘膜与皮肤用3-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如有出血,可在粘膜切缘处加缝数针。切口愈合后,应做直肠指诊,如有狭窄倾向,需定期扩肛,以防术后肛管狭窄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并用大头针固定于软木塞上;⑵在齿线上环形切开粘膜;⑶锐性分离痔核;⑷在痔上1cm处再用大头针将粘膜固定于软大塞上;⑸在上排大头针的下方0.5cm处边切边缝;⑹痔核切除后外观急性嵌顿性内痔的手术治疗 内痔脱出嵌顿,特别是环状痔急性脱垂嵌顿(又称急性痔病),有广泛血栓形成及水肿,过去不敢用手术治疗,因担心感染扩散而产生门静脉炎等并发症,常用保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