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㈡肠套叠学说:1968年, broden和 snellman认为,直肠脱垂,是在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发生乙状结肠、直肠套叠而引起,这种套叠与一般套叠不同,套叠起点无固定部位,因反复下脱,逐渐下降,乙状结肠末段下脱,然后直肠末段外翻,这一机理的原因,是由于直肠固定不牢所致。
㈠滑动疝学说:1912年 moschcowitz认为,直肠脱垂,是疝的发生过程。开始是直肠膀胱或子宫陷凹,沿直肠向下通过盆底,成为滑动疝,长大的疝囊突向直肠前壁、向后压向直肠后壁和骶骨,然后随直肠下降,形成套叠,由肛门脱出。发病初期,指检可以扪到疝。
目前在医学界,一般认为发生肛门直肠脱垂的机理,有以下两种学说:
直肠粘膜脱垂,其病理变化表现为:直肠粘膜与肌层固涩不牢,分离下脱,粘膜反复脱出,并长期暴露在体腔外,因受外界刺激而发炎、水肿、糜烂、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营养不良,以致发生退行性改变。直肠粘膜向下脱垂,又牵拉直肠,致使直肠周围的上提肌群松弛无力,失去上提固定的功能,引起直肠全层脱垂。由于直肠全层反复脱出于肛门外,使肛门长期受到扩张而松驰,肛门括约肌内收无力。故肛管直肠脱垂,常并发肛门松弛。
㈧ 因肛管直肠环损伤,大便失禁,以致肛管、直肠和直肠粘膜脱垂。
㈦因腰骶神经损伤或先天发育不全,神经营养障碍,使肛门神经失调,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支持。
㈥因年老及多次分娩,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以致骨盆底肌肉和直肠支持组织松弛无力,不能固定直肠于正常位置。
㈤因三期内痔和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将直肠粘膜向下牵拉,引起直肠粘膜脱出。
㈣因长期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慢性咳嗽等,使腹压持续升高,向下推压直肠。
㈢因全身营养不良,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被吸收,骨盆底组织空虚,失去对直肠的支持固定作用,以致发生直肠全层脱垂。直肠粘膜下层松弛,容易与肌层分离,则形成直肠粘膜脱垂。
㈡因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过低,当腹压增加时,肠袢直接压迫直肠前壁,将直肠向下推出。
㈠因小儿盆腔支持组织发育不全,不能对直肠承担充分的支持作用,或骶骨弯曲尚未长成,直肠成垂直状态,并且比较活动;又因久痢久泻,腹压持续增加,以致容易发生脱垂,一般多为直肠粘膜脱垂。
现代医学认为,全身方面以神经调节机能失常为主要原因,常见的因素如下:
祖国医学认为,脱肛多因小儿气血未旺,老年气血两亏,或由劳倦、房室过度,久病体弱,以致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不能收摄而形成;也有因气热、血热,或因气血两虚兼湿热而脱者,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脱肛候》中说:“肛门,大肠侯也。大肠虚冷,其气下冲者,肛门反出,亦有因产用力努偃,气冲其肛,亦令反出也。”《儿杂病诸候·脱肛候》中又说:“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利久肠虚冷,兼用偃气,故肛门脱出,谓之脱肛也。”《疮疡经验全书·痔漏图说》中说:“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故肺脏蕴热则肛闭结,肺脏虚寒则肛脱出,此至当之论。又有妇人产育过多,力尽血枯,气虚下陷,及小儿久痢,皆能使肛门突出。”《张氏医通·脱肛》中还说:“难经云,出者为虚。肛门之脱,非虚而何?况大肠与肺为表里,肺藏蕴热则闭,虚则脱,须升举而补之,慎不可用坠气之药。产育及久痢用力过多,小儿气血未壮,若人气血衰,故多患此疾。是气虚不能约束禁固也。”由此说明,脱肛的病因很多,有全身和局部两方面的因素。
【病因病理】
脱肛病名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并首载药物治疗。晋代,《针灸甲乙经》中,始用针灸治疗,并说:“脱肛,下利,气街主之。”隋代,《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脱肛候》中指出:“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肛门为大肠之候,大肠虚而伤于寒痢,而用气偃,其气下冲,则肛门脱出。因谓脱肛也。”更为形象地论述了本病所出现的症状和病因病机。以后,历代医家对其均有专篇著述,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肛管直肠脱垂,又称为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的人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儿童、经产妇和老年体弱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脱肛、脱肛痔、截肠症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