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刘克辛教授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日前结题。该研究揭示了鱼精蛋白促进肝细胞增殖因子肝再生活性的特征和机制,为肝细胞增殖因子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广泛的前景。
肝细胞增殖因子被公认为是最强的肝再生促进剂。不仅仅有强效的抗肝炎、肝再生促进作用,还可用来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肺炎、肺纤维化、外伤、胃溃疡以及循环系统等疾病。由于肝细胞增殖因子的血中半衰期非常短,清除非常快,因此研究肝细胞增殖因子的药物释放系统从而延长肝细胞增殖因子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进一步增强肝细胞增殖因子的生物活性、探讨其促进肝再生的机制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开发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刘克辛在日本东京大学研究时即发现,鱼精蛋白与肝细胞增殖因子非特异性结合部位肝素的结合,可降低肝细胞增殖因子的非特异性清除,延长肝细胞增殖因子的血浆半衰期。
刘教授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将鱼精蛋白与肝细胞增殖因子非特异性结合部位肝素的结合,使肝细胞增殖因子的血浆消失半衰期延长了3倍左右,不仅延长肝细胞增殖因子在体内的有效滞留时间,通过这一机制提高肝细胞增殖因子的生物活性,还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因子受体的磷酸化而进一步增强肝细胞增殖因子的效果。在应用方面优于肝细胞增殖因子单纯给药。该研究提出了肝细胞增殖因子的特异性消除和非特异性消除都表现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并提供了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将来肝细胞增殖因子临床血药浓度监测提供有用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