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对典型病症的用药体会
1.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
从中医观点讲,肝硬化门脉高压是肝络阻塞,血瘀气滞造成。治宜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舒肝通络。益气活血比单纯活血化瘀软肝效果更好。舒肝通络比单纯活血软坚对缓解门脉高压效果更佳。常用中药:大黄蛰虫丸、
鳖甲煎丸、膈下逐瘀汤等。我院常用院内制剂:肝复康胶囊配合通络软坚胶囊、健脾养胃胶囊、止血生血灵胶囊复方治疗。具体讲在组方中常用中草药:①健脾益气、养血补血药如人参、党参、黄芪、
砂仁、白术、茯苓、当归、熟地、何首乌、鸡血藤、
白芍等。②活血化瘀药如
丹参、鳖甲、龟板、炮山甲、
红花、
桃仁、生
牡蛎、
莪术、
三棱、土元、
水蛭等。③舒肝通络药如
丝瓜络、
地龙、
川芎、炮山甲、莪术、
柴胡、
郁金、
青皮、
赤芍、
泽兰叶、枳壳、
枳实、
香附等。④凉血止血药如
三七、
地榆、
小蓟等。
2.治疗慢性肝炎脾肿大或肝硬化脾肿大。
从中医理论讲,肝脾肿大乃湿热阻于肝脾之络,气机阻滞,瘀血内留,日久为积,形成肝郁脾虚,出现肝脾肿大。
在临床治疗中还发现,有少部分乙肝患者尚未出现肝郁体症,即肝损害较轻,然而脾脏较肿大。其原因是患者过去曾出现过多次发烧,导致肝脾受损。还有部分患者,肝损害也较轻,只因胃失和降,长期腹胀便溏、纳差、
消化不良因脾胃不和造成脾脏肿大。所以在治疗上,第一要强调注意保养,第二要根据病因各异采用不同的方药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对于大多数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者,属于肝郁脾虚之列,治宜舒肝健脾、养阴活血、益气和胃。常用中草药:党参、黄芪、砂仁、白术、山药、
鸡内金、茯苓、
黄精、白芍;柴胡、郁金、当归、丹参、重楼、板蓝根、丹皮、赤芍;桃仁、红花、鳖甲、片
姜黄、
川楝子、泽兰叶;熟地、生地、
杜仲、川断、
女贞子、
枸杞子、香附、
木香、
厚朴、
陈皮等辨证选药组方即可。我院常用院内制剂肝复康胶囊、强肝胶囊I号(强肝胶囊Ⅱ号)配合健脾养胃胶囊复方治疗;对于肝硬化脾肿大患者常用中草药:党参、黄芪、当归、丹参、鳖甲、炮甲珠、龟板、红花、赤芍、郁金、泽兰叶、桃仁、生牡蛎、莪术、三棱、土元、水蛭、三七、地榆、小蓟等。我院常用院内制剂:肝复康胶囊、通络软坚Ⅱ号、健脾养胃胶囊、止血生血灵复方治疗。
3.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顽固性转氨酶升高的治疗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转氨酶反反复复难以得到稳定,其原因大概有四种:
①有些患者平时爱上火或有
鼻炎、扁桃体肿大经常
感冒,这些人临床表现口苦、咽干、舌苔黄腻,因肝胆湿热过重,转氨酶反复升高。治疗时首先要告诉患者注意保养,增强体质。防止劳累、生气、上火、感冒、熬夜。不食热性食品(如羊肉、狗肉、乌鸡、辣椒等)配合治疗。这些患者湿热留恋,郁结脾胃,肝胆湿热过重,湿郁痰聚,热郁阻络,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利湿,适当活血化痰。辨证用药:柴胡、
黄芩、山栀、
龙胆草、
秦艽、丹参、
半夏、茯苓、陈皮等。
②有些患者平时身体虚弱,气血亏虚,卫气不足,经常感冒。对于这些患者加以扶正药品,即配合健脾益气,养阴利肺药。辨证用药:党参、炙黄芪、生地、沙参、白芍、当归、
五味子、黄精、白术等,增强机体免疫力整体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③有些患者手脚心发热,浑身容易发热、发燥,口干、咽干、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或无苔,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治宜滋养肝阴为主。辨证用药:沙参、
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丹参、五味子粉等。肝阴复、舌苔生,转氨酶自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