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1.好发于手背及四肢伸侧。
2.皮损呈散在约五分硬币大小,圆形红色斑片,其上有水疱,轻度糜烂和结痂等,边界较清楚,在进行期损害可蔓延扩展至手掌大或更大的斑片。
3.大多呈慢性经过,冬季常复发或加重,有在以往原受累部位复发的特点。自觉剧烈瘙痒。
[症状及诊断要点]
尚不明,由于在患者活动性损害表面经常发现大量溶血性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因而有人提出本病可能是一种皮肤表浅性慢性感染,对细菌本身或对与皮肤蛋白结合的毒素敏感。亦有认为是异位性皮炎的晚期表现者。
[病因]
本病与中医的湿癣相似,如《诸病源候论》湿癣候记载:"湿癣者,亦有匡郭,如虫行,浸淫,亦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是其风,毒气浅,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病因与湿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