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病变性胆囊息肉并发现胆囊切除10年以上,九十岁以上高龄患者比未切除胆囊患者的大肠瘤和癌的比明显增加,前者由21.8%增加到38.5%,后者也从7.7%增加到17.8%。另有人随访胆囊切除后10年以上的病例发现,女性结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约70%.其中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高2倍。由此可见,胆囊切除与结肠癌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虽然尚未成为定论,但亦应引起高度重视肝损害:目前己证实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在肠遭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从而造成慢性肝损害胆汁的成石性升高:胆囊切除后.胆盐池明显减小,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易形成结石,这是因为切除胆囊后,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而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高.胆固醇不易形成结晶。
胆囊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病变性胆囊息肉其容量为40~60 ml左右,位居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胆囊底是胆囊突向前下方的盲端,钝圆且略膨大,多露出于肝的前下缘,与腹前壁相接触。胆囊底体表投影在右锁骨线与右肋弓相交处的稍下方,胆囊炎时,此处可有压痛,胆囊体是胆囊的主体部分,与胆囊底之间无明显界限。胆囊体向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胆囊颈。胆囊颈向下移行为胆囊管,长约3~4 cm。胆囊颈与胆囊管的黏膜形成螺旋状的皱襞螺旋襞,具有节制胆汁的流入和流出的作用,同时亦是胆囊结石易嵌顿之处.胆囊借疏松结缔组织附着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其下面有腹膜覆盖。胆囊的左邻右舍是,上方为肝,下方为十二指肠和横结肠,左为幽门、右为结肠右曲,前为腹前壁。胆囊是呈梨形的囊性器官,分胆囊底、体、颈、管四部分。底稍突出于肝下缘,其体表投影相当于右锁骨中线或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的交界点处;体部位于底与颈之间,伸缩性较大;颈部弯曲且细,位置较深,其起始部膨大,胆囊经石多见于此处。胆囊容量为40~60毫升,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囊是一个有弹性的囊,在非消化期间奥狄括约肌(胆道在十二指肠的出口周围的肌肉)对胆汁流出有阻力,而胆囊是松驰的,肝脏所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但并非所有胆汁都流入胆囊,有一部分流入十二指肠,胆囊还有调节胆道内压力的作用。正常人的胆囊与奥狄括约肌的活动有协调关系,胆囊收缩可使胆管内胆汁的压力升高,当胆汁压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壶腹括约肌就松驰,胆汁就流入十二指肠。
相反,当胆汁压力下降时,括约肌又增加阻力,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胆囊舒张,肝胆汁便流入胆囊,进行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分泌和排空受食物影响。食物在消化道内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空的自然刺激物,病变性胆囊息肉与食物种类也有很大关系。蛋、肉、肝等高蛋白的食物对刺激胆汁的流出作用最大,高脂肪或混合性食物的作用次之,病变性胆囊息肉而糖类的作用很小。人在进餐半小时内,胆囊开始收缩,在20~105分钟内不规则地排空,但很少完全排空,胆囊这种活动也受情绪的影响。胆囊中的胆盐或胆汁是随胆汁流出或排出的物质。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神经反射使胆汁少量增加,并使胆囊收缩轻度加强。小肠黏膜释放的多肽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病变性胆囊息肉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兴奋胆囊,使胆囊强烈收缩和奥狄括约肌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