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胆病 > 胆囊息肉 > 正文

胆囊息肉多发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2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胆囊息肉是指突入胆囊腔壁的投入性肿块,生长在胆囊内壁上,并向胆囊内突出的异常赘生物。由于此类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靠影像带诊断,以 B超为首选。国外研究认为内镜超声比B超更准确,提供的图像更清晰。
 
患胆囊息肉一定要切除胆囊?

  患胆囊息肉一定要切除胆囊?胆囊切除术近代医学术上作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病变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目前在县级及部分乡镇医院己能熟练开展胆囊切除术,从而使接受胆囊切除的患者空前增多,大部分临床医师向患者解释:“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没有影响”,为很多患者接受这项手术吃了定心丸”。然而,胆囊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对人体至少有以下几点不良影响:

  1、消化不良

  就目前所知,胆囊至少具有储存、浓缩胆汁的功能,以适应人体进食时对胆汁的集中需求。如果胆囊一经切除,肝胆汁由肝内排出后却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只能持续不断地排入肠道;这样,当人进食时胆汁量不足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结果一是诱发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等,二是造成身体遭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痛苦。另外,胆囊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切除后会引发其他身体机能问题。

  2、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胃大部切除可致碱性反流性胃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这一过程与胃十二指肠的分泌及蠕动是有规律地同步进行的。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可在十二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曾有人对胆囊切除6个月后的患者行胃液检查,发现其中胆汁酸含量明显增加,最低增加2倍,最高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胃酸分泌明显下降,胃壁细胞受损.胃镜下呈弥漫性炎性改变。

  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切除胆囊病例组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425比370)。所以虽然切除胆囊后去除了胆结石,却很可能因此“招来”胆总管结石,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盐池明显减小,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从而引发胆总管结石。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难度远高于胆结石。

  4、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

  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一种现象和疑惑,即患结肠癌的病例中胆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
1、欧洲学者临床调研后得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切除者高45倍。
2、有人对7000例结肠癌病例作回顾分析后发现,6千例有胆囊切除史,并发现胆囊切除
  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胆囊患者的大肠瘤和癌的比明显增加,由21.8%增加到38.5%
  另有人随访胆囊切除后10年以上的病例发现,女性结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约70%
  其中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高2倍。由此可见,胆囊切除与结肠癌之间存在着一定
  关系,虽然尚未成为定论,但亦应引起高度重视。

  5、肝损害

  目前己证实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从而造成慢性肝损害。

  新式“保胆取息肉”术——内镜微创技术保胆取息肉,取出息肉、保住胆囊

  上海海江医院微创保胆取石、取息肉专业,引进国际先进的内镜微创技术,结合内科治疗方法,由国内著名胆囊疾病专家、第二军医大学教授莫国贤主持,科学、快速、微创保胆取息肉的治疗方法。

  保胆取息肉,保留了胆囊功能,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健康,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秉承“以人为本”的信念,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医疗规章制度,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把追求一流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根本,以患者的健康为目标,坚持为百姓服务,解决疾病痛苦,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支持信任。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