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心律失常 > 正文

专家提醒:心律失常防治需重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2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记者在“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周上获悉,中国每年有至少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不认识, 不重视, 不治疗”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教授表示,教育不足导致两个极端:过度紧张,造成过度治疗;忽视或无知,全民对于心脏性猝死的救治知识和技术严重匮乏。

  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澍教授介绍,心律失常是指心跳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为此,张澍倡议:第一,应将“健康心跳,健康心”作为一个常规普及教育项目来推进,每年10月通过媒体宣传和公众教育来推广心律失常的防治知识。第二,要加强检查和预防,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进行明确诊断。也可通过识别高危人群,提高患者亲属和同事及全社会的救治水平加以预防。在心律失常病人中,较为常见的是房颤,另一个高危人群是冠心病人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经有过心梗和猝死经历的患者。高危人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第三,要崇尚科学治疗,不回避新疗法新科技。一旦心律失常诊断成立,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体内除颤器和心律同步装置等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