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心、肾、神门、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肾上腺。每次酌选3~4次。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敷贴,保留5~7天。
体针:主穴为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配用穴为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溪、合谷、外关。每次选2~4穴,中强手法针刺或温和灸,每日1~2次。
3)针灸疗法:
⑥苦参、鹿衔草、炙甘草各10~1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用于早搏等。
⑤太子参、丹参、桑寄生、甘松各10~2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用于早搏。
④郁金粉5~10g,开水送服,每日3次。用于早搏。
③灵芝末1.5~3g,开水送服,每日2~3次。用于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
②人参3~5g(或党参15g)麦冬10g,水煎,饮汤食参,每日2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①人参(病窦者宜红参)3~5g,水煎,饮汤食参。亦可用人参片适量嚼服,每日1~2次。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2)单方验方:
⑥乌豆园肉大枣汤:乌豆50g,桂圆肉15g,大枣50g,加清水3碗煎至2碗,早晚分服。
⑤党参红枣茶:党参15~30g,大枣5~10g,煎汤代茶饮。
④柏子仁炖猪心:柏子仁10~15g,猪心一个,纳柏子仁于猪心肉,隔水炖熟服食。
③酸枣仁汤:先将酸枣仁30~45g,捣碎,浓煎取汁,再用粳米100g,加水适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时,兑入酸枣仁汁再煮为粥,晚餐温热服食。用于心律失常、心悸。
②人参粥:人参末3g(或党参末15g)冰糖少量,粳米100g,同入砂锅煮粥,早晚空腹分服。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①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各75g,羊瘦肉1000g,加大料、桂皮少许,文火焖至肉烂熟,去药渣,食肉服汤,每次适量。用于心动过缓、病窦、传导阻滞等。
1)饮食疗法: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但不少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确切发病率较难估计。最常见的是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纤颤或扑动。其次为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极度缓慢的心律失常及心室颤动或扑动可引起猝死。器质性心脏病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作用,麻醉低温,外科手术时亦常发生。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心律失常防治?心律失常防治这你知不?心律失常防治,在这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