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心血管内科李庚山教授等为寻找一种能替代开胸手术的治疗方法,从1984年9月开始,对难治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分两大组进行:一组为直接消融组,选用45只健康家兔制成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然后随机分为5个小组分别观察冷冻、激光、直流电、射频对心律失常的消融效果。另一组为经导管消融组,选用40只成年健康杂种犬随机分组,经电极导管准确描记希氏束电及基础心腔电生理检查后,分别在房室交界区、心室肌和冠状窦等部分以直流电、激光、射频进行消融,观察不同形式的能量阻断希氏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对部分犬处理后进行急性病理组织学观察,部分犬饲养1~2个月后进行慢性组织学研究。结果发现,射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内消融能量形式。他们在研究中还发明了一种简便易学、能精确定位旁道的单极标测技术,提出了在窦性心律与起搏心律时单极标测上定位显性前传旁道、隐匿性逆传旁道的可靠指标,找出了应用单极标测技术时有效消融靶点的可靠指标、阻抗升高的预测指标、房室结改良术慢径消融成功的预测指标、消融后远期疗效的预测手术等。
那难治性心律失常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呢?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秒)。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难治性心律失常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呢?想了解一下难治性心律失常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