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正常胎儿心率为120~160 bpm,1分钟的差异为5~10 bpm,因此胎儿心电图中R-R间期有微小的差异。对于早搏的分类,复杂的胎儿心律失常,通过分析房室激动顺序,频谱特征及时相关系能够较准确的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率多在200 bpm以上,基本规律。SVT持续的时间变异较大,多数持续30~90秒,有时是由于脐带受压所致,通过孕母运动或改变体位后SVT就能消失。暂短的SVT往往无临床表现,持续性SVT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持续几周者也有报道。
胎儿超声心动图是当前最为理想的产前诊断胎心结构异常和胎儿心律失常的手段。临床最多使用扇形超声导向的M型超声心动图,结合多普勒扫描。同时记录二尖瓣和左室后壁波群,二尖瓣的A峰代表心房激动;左室后壁活动代表心室激动。脉冲多普勒的取样容积置于心尖五腔心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之间,同时记录左室流出道和流入道的血流频谱。流入道的E峰为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峰值速度,A峰为左房收缩引起的左室舒张晚期充盈峰值速度,代表心室激动。根据房室收缩的顺序和异位激动之后的代偿间期可辨认早搏的来源。胎儿心电图和胎儿超声心动图均可在孕龄16周以上测量。
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2)间接法(经孕妇腹壁描记)。Cremer(1906年)最早使用,由于心电受母体干扰,心电波幅甚小、限制了胎儿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使胎儿心电图技术日趋完善。尽管如此,所描记的心电图仍有母、子二者的波形且P波难辨。
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1)直接法(头皮电极心电图)即置电极于头皮上获取心电图。主要缺点是易引起头皮血肿及局部感染和此方法只能在分娩时操作,不能在宫内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