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心力衰竭 > 正文

心力衰竭的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3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又称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的功能减退,不能有效地推动血液周行全身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现象。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此时静脉系统回流受阻,脏器淤血,而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根据最先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最后都可发展为全心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心痹”、“水肿”、“怔忡”、“喘证”、“痰饮”的范畴。
[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
    (1)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最早出现和最重要的症状。最初仅发生于重体力劳动时,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患者常在夜间熟睡时,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可伴有阵咳,咯泡沫状痰或呈喘息状态。
    (2)咳嗽和咯血,因肺泡及支气管黏膜淤血而引起,常于运动后或夜间加重。
    (3)紫绀、倦怠和乏力,为心排血量降低的结果。
    患者除了原有心血管疾病的体征之外,常有心尖搏动向左移位,搏动范围弥散。心浊音畀扩大。心事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可听到湿罗音。严重心力衰竭时,可出现交替脉。
    2.右心衰竭
    (1)颈静脉怒张:为右心衰竭的早期表现。
    (2)肝脏肿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由于肝淤血引起,晚期可并发心源性肝硬化,出现黄疽,腹水和肝功能损害。
    (3)水肿:以下肢可凹性水肿为明显。晚期可有全身水肿。
    (4)各脏器淤血的表现:肾淤血致尿量减少;消化道淤血可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3,全心衰竭: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诊断]
    原有心血管疾病或有发生心力衰竭基础的患者,如出现肺循环淤血的表现,不难诊断为左心衰竭;如出现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则不难诊断为右心衰竭。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减轻心脏负荷
    ①休息:为减轻心脏负荷的主要方法。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限制体力活动即可;重度心力衰竭时,则宜卧床休息。还要注意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
    ②限盐:这是控制慢性心力衰竭最适当的方法之一。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每日食盐的摄人量限制在2.5—5.O克之间。
  ③利尿:双氢克尿塞,每次25—50ms,每日2-3次。速尿20~40mg,每日1-2次。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宜及时补钾盐。氨苯喋啶,每次刃-lOOmg,每日3次。安体舒通,每次20-40mg,每日3次。
    ④血管扩张药:苄胺唑啉、肼苯哒嗪、硝酸甘油、消心痛,哌唑嗪等。常用者如消心痛,每次10—20mg,每日3次。哌唑嚷,每次2-lOmg,每日3次。
    (2)加强心肌收缩力:主要是洋地黄类强心甙,包括地高辛和西地兰,.可增加心脏的收缩能力,控制和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地高辛的用法是每次0.25mg,每日1次。重症患者还应给予负荷量。但须指出,这类药物的治疗有效量与中毒量较接近,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警惕发生中毒的现象,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头昏,黄视或绿视等。因此,应严格地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轻易地加量或减量。
    2.中医药治疗
    (1)气阴两虚:心悸气促,动则尤甚,头晕乏力,盗汗颧红,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敛阴。
    方药:党参、黄芪各15克,麦冬、远志、阿胶、生地、茯苓、酸枣仁各10克,五味子、炙甘草各6克。
    (2)血淤水阻:两颧暗红,口唇紫暗,心悸怔忡,动则气急,下肢水肿,舌暗或有紫斑,苔腻脉涩。
    治法:化淤行水。  方药:当归、红花各12克川芎、桃仁、赤芍、元胡、茯苓、泽泻、车前子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3)阳虚水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腰酸腿软,浮肿少尿,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茯苓30克、车前子20克,白术、泽泻、炙甘草、党参、当归、丹参各Io克,制附片6克,肉桂、干姜各5克。
    (4)阳气虚脱:心悸气喘,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浮肿少尿,舌淡苔白,脉沉细微弱。
    治法:回阳益气固脱。
    方药:龙骨、牡蛎各30克,人参20克,麦冬、五味于、山萸肉各lo克,制附片8克,炙甘草6克,蛤蚧2克,研末冲服。
[预防与调养]
    1.在心脏功能允许情况下适当参加轻微劳动和体育锻炼,但心功能较差时,则应减少活动,甚则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要有节制,以少食多餐、富于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忌饱食或食膏梁厚味,应适当限制钠盐摄人。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