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心绞痛 > 正文

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1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故临床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多采用专科医师指导下的联合用药。

  肝素通过抗凝血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疗效,适用于住院治疗的病人。肝素有钠盐和钙盐两种制剂,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应用时宜做血凝检测。低分子肝素也开始用于心绞痛治疗,据报道效果优于普通肝素。
  5.肝素:
  (2)双密达莫(潘生丁) 25~50毫克,每日3次。
  (1)阿司匹林 目前建议常用剂量50~100毫克,每日一次。
  抗血小板聚集药在心绞痛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对心绞痛疗效肯定,对心肌梗死有预防作用。
  4.抗血小板制剂:
  (3)维拉帕米(异搏定) 是最早使用的钙拮抗剂,对心绞痛有效,但国内偏重于用来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2)地尔硫(合心爽) 用于各种心绞痛,对变异性心绞痛效果好,口服剂量30毫克,每6~8小时一次。
  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属第二代钙拮抗剂,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常用剂量每次5~10毫克,每日一次。
  (1)硝苯地平(心痛定) 对变异性心绞痛解除冠脉痉挛效果好。一般从10毫克,每日3次开始。该药也可舌下含服,5~10毫克,3~5分钟起效,适于心绞痛发作伴高血压而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
  其抗心绞痛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心肌供血,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
  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3.钙离子拮抗剂:
  心绞痛同时伴有重度心力衰竭、休克、窦性心动过缓、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β?受体阻滞剂,支气管哮喘及严重阻塞性肺气肿须慎用或禁用。停用此类药物宜逐步减量,以免突然停药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的可能。
  (3)美托洛尔(倍他洛克) 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每次12?5~25毫克,每日2~3次。
  (2)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每次12?5~25毫克,每日1~2次。
  (1)普萘洛尔(心得安) 10~30毫克口服,每日3次,使用时宜在医生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
  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的抗心绞痛作用是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低心肌耗氧量。临床常用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
  (3)单硝基异山梨酯 每次20毫克,每日2~3次口服,初次剂量可用10毫克,早晚各一次,可减轻服药所致的头痛、头胀等症状。此类药物不经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高。
  (2)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口服5~10毫克,在15~30分钟起效,维持4~5小时,每4~6小时服一次。
  (1)硝酸甘油 目前有不同剂型,通过不同途径给药。1片剂 于心绞痛发作时含于舌下,迅速溶解而被吸收,1~3分钟显效,作用持续20~30分钟,初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0?3毫克开始即可产生疗效,无效可再服0?3毫克。该药还可以用于心绞痛发作的预防,特别是对于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或预料从事某种活动可诱发发作前2~3分钟舌下含用可预防发作。硝酸甘油片不稳定,宜贮藏于有色玻璃瓶内。2硝酸甘油气雾剂 喷于颊粘膜,起效快,每次1~2喷。3硝酸甘油注射剂 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4硝酸甘油膜剂或软膏 均为经皮吸收制剂,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机制为: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减少心室容积,降低室壁张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使心肌缺血部位血流再分布。
  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1.硝酸酯类: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心绞痛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类药物有,硝酸酯类、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的目的为终止和预防心绞痛发作。药物治疗的途径:(1)增加心肌血流量。包括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减慢心率而延长舒张时间使冠状动脉灌注时间增加。(2)减低心肌耗氧量。包括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降低收缩的前后负荷。冠状动脉固定狭窄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为主要原因引发的心绞痛,治疗以减少心肌耗氧量为主;冠状动脉痉挛基础上发生的心绞痛,治疗则以增加冠脉血流量为主。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由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常发生于劳力、情绪激动或其它因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疼痛常可放射至左肩、颈咽或下颌部,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可见暂时性ST段改变或伴有T波变化,冠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