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马羽萍 陕西省传染病院 西安市第八医院四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西安市第八医院肝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陕西省中西医结合肝胆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必经的病理过程。由肝炎病毒、酒精、药物与毒物、代谢和遗传、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损伤因素长期刺激肝脏引起炎症反应,肝脏内的星状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这种胶原纤维(也就是瘢痕组织)渐渐增多的过程,就是肝纤维化。肝脏的质地也由软变硬,纤维化越来越重,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这一过程短则几年,长则需要数十年。
只要患有慢性肝病,必然伴有肝纤维化。过去普遍认为肝纤维化一旦形成,无法逆转,近20年来,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地进展,在概念上、病理形成机制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显著的进展,尤其在治疗上证实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部分药物可促进肝纤维化逆转,并肯定中医药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近期目标在于抑制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远期目标在于逆转肝纤维化,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与结构,延缓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期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肝纤维化是一主动进展与动态变化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与因素,治疗策略上应顾及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病因治疗是抗肝纤维化的首要对策,如有效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杀灭血吸虫、戒酒等可减轻肝脏持续损伤,从而促进纤维化肝组织的修复。慢性炎症反应是纤维化形成的前提,抗肝脏炎症是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措施。但是病因与抗炎治疗不等于、也不能代替针对ECM代谢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狭义抗肝纤维化治疗,抑制肝脏ECM生成与沉积,促进其降解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对策。
传统中医学并无肝纤维化概念,但近几十年来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为正虚血瘀。但在肝纤维化病变的不同阶段、不同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常见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等主要证型。在辨证治疗时,应病证结合,基本治法与辨证论治结合灵活运用。中成药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大黄蛰虫丸、小柴胡汤、鳖甲煎丸及苦参素胶囊都是遵循以上理论形成。
所以目前在肝病治疗中,以中医药科研新成果来阻断、控制、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和推迟进程,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有待继续开发造福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