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消化系统 > 胃炎 > 正文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概述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0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慢性胃炎中,95%为hp感染,hp感染可引起三种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弥漫性胃窦胃炎或多灶性萎缩性胃炎。持续性胃炎

        hp被吞咽后,穿透粘液层,紧贴在胃粘膜上皮的表面繁殖。一些细菌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另一些细菌穿透上皮细胞,进入固有层,但组织侵蚀与化学介质的参与,会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出现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即急性胃炎。急性期通常持续7天,部分病人在此期间细菌被清除,胃粘膜恢复正常,但大部分病人不能清除hp,而转为慢性感染。

         hp相关性胃炎的特点:①表面上皮变性;②多形核细胞浸润;③慢性炎症细胞浸润;④萎缩;⑤肠化生。退行性改变如粘液耗损,上皮细胞转变为立方形,渗出及表皮细胞“脱落”,均是慢性胃炎的显著特征。表面细胞的变化与hp数量的多少有关。多形核细胞的浸润是“活动性”慢性炎症的标志,慢性炎细胞浸润程度与hp数量密切相关。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hp为非侵袭性病原,但是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它直接刺激免疫细胞,引起粘膜炎症或直接刺激上皮的细胞因子。hp相关性胃炎与胃酸分泌功能二者间是有双向关系的,一方面胃酸的分泌影响hp寄居在胃粘膜的数量及其分布,并影响感染后粘膜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hp相关性胃炎改变了胃粘膜的胃酸分泌功能。

 
        疑难不孕与生殖疾病在线 有问必答全新改版

上一篇:胃炎的预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