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急性出血性胃炎,常因服用乙酰水杨酸、胃炎糜烂保泰松、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因酗酒、严重创伤、大手术、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衰竭引起。突然起病,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其发生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仅次于消化性溃疡出血。轻者仅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有呕血与黑便。出血随病情反复而呈间歇性发作。通常本病的病情较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虽然经过大量输血,血红蛋白较难升高。 除出血外,大多数患者有上腹不适、腹痛、头昏、乏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体格检查除了脉搏快、胃炎糜烂脉压差减小、贫血貌等出血征象外,一般没有其它明显异常体征。 方药:黄芪30~60克,蒲公英15~45克,生姜3片(干姜5~10克),半夏10克,黄连10~15克,黄芩10~20克,党参10~45克,甘草3~10克,大枣3~5枚。 加减变化:热偏盛者加大蒲公英、黄芩、黄连用量;气虚偏重者加大黄芪、党参、甘草用量;气虚寒盛者以干姜易生姜且加大黄芪、胃炎糜烂党参用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查胃镜。 功效主治:辛开苦降,寒热并用,益气和胃,清热除腐。主治急性糜烂性胃炎 疗效:《福建中医药》报道,用此方治疗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18~72岁。均接受本方治疗1~2疗程,结果:痊愈(用药l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8~15日胃镜复查糜烂面消失)52例;有效(用药1~2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停药1周内胃镜复查糜烂面消失或明显修复、缩小)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