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消化系统 > 胃病 > 正文

胃黏膜病变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对病理医生来说,胃粘膜活检诊断中的问题之一是判断正常粘膜与轻度炎症. 在胃炎的分类中,有一种分类为特异性胃炎和非特异性胃炎,所谓特异性,是指急性出血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等有特异诊断的胃炎,这种胃炎与正常胃组织不易混淆. 所谓非特异性胃炎,是指仅以炎细胞浸润为主的可以是灶性以及程度轻重变化很大的一组胃炎,当病变轻时,缺乏经验的病理医生则往往不能与正常胃粘膜鉴别. 非特异性胃炎早期阶段往往呈慢性浅表性炎,仅在小凹之间的浅表粘膜层见炎细胞浸润,进而,炎细胞向粘膜深部发展,直到全层,此时可伴有胃腺体的萎缩(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后,炎症消退,所有腺体破坏(称胃萎缩). 如上所述,由于正常胃固有膜内存在慢性炎细胞,因而要判断这些炎细胞是否数目增多是缺乏可靠的客观指标的. 在实际工作中,再加上活检组织受到人为的影响,如牵拉、挤压等,更增加了鉴别的困难. 挤压可造成局部固有膜内细胞成分增加而变密集的表现,还可造成横切腺管内的“管套管”表现,牵拉可引起固有膜内出血以及组织疏松似水肿样. 对于轻度炎症的判断,除了炎细胞浸润外,还可见到胞质内粘液含量减少,胞核增大,出现核仁且可明显,隐窝底部分裂象增多. 在有明显活动性炎时,上皮及固有膜内见到急性炎细胞浸润. 尽管是轻度慢性胃炎,如果存在的时间较久,则同样会出现腺体的萎缩,表现为腺体之间距离增加,但如果萎缩的程度很轻,又有活检挤压,判断腺体间距离是否增加则有困难,这时,如果行网状纤维染色则有帮助,如有萎缩,则可见固有膜内网织纤维粗宽密集. 对人群中慢性胃炎的调查国外有欧洲和日本的结果,在儿童及年轻人,非特异性胃炎很少见到,而随着年龄增加非特异性胃炎而增加. 在日本人中60岁以上87%~90%见到非特异性胃炎,而欧洲人在60岁以上则25%为轻度浅表性胃炎,28%为萎缩性胃炎,30%为重度非特异性胃炎. 由此还发现,老年人的胃炎是无症状性的. 在胃炎的分类中,还有从免疫学的角度将非特异性胃炎分为A型和B型,组织学的表现相同,但分布上有不同. A型少见,全胃弥漫分布,尤其是胃体部,体部腺的萎缩而导致胃酸缺乏和恶性贫血. B型多见,多累及幽门部粘膜,萎缩呈斑片状. 目前的推测是A型乃自身免疫所致,B型为十二指肠液反流所致. 总之,轻度非特异性胃炎在老年人是常见的,更多见于幽门区,但诊断却是困难的. 有一点是应该明确的,这种轻度非特异性胃炎是正常人随年龄增加而必然的结果还是一种无临床表现的轻度炎症是不易做出结论的,但应当相信的是,严重的弥漫性胃炎以及年轻人的胃炎应该是病变性质的,而是有其症状的. 无论是临床医生从临床的角度还是内窥镜医生从窥镜所见的角度,都希望病理医生提供一份可以解释临床及内镜所见改变的胃炎的组织学诊断,于是“急、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诊断出现了,病理医生以为这就达到了临床及内窥镜医生的要求而感到完成了任务.可是,事实上,这样的病理报告很多时候并不能与临床及内窥镜所见相一致. 于是,要求详细内容的胃粘膜活检的病理报告被提了出来,要求报告上具有:①粘膜类型:胃体、胃窦、移行部;②慢性炎是浅表性还是萎缩性,各自是属于轻度、中度或重度;③是否伴有急性炎以及程度:固有膜内少量到中等量中性白细胞为轻度活动性、固有膜内较多中性白细胞且浸润于腺上皮内为中度活动、广泛的隐窝炎伴上皮糜烂、隐窝脓肿形成时则为重度活动;④有无化生,是幽门腺化生还是肠腺化生;⑤有无不典型增生以及程度. 尽管做了上述详细内容的报告,在实际工作中仍不能说明此种病理就有了价值,对临床处理患者仍缺乏指导性意义,因此,对胃炎的活检诊断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什么是胃黏膜病变?胃黏膜病变的相关知识有哪些?胃黏膜病变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上一篇:小儿胃病偏方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