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的胃病,包括十二指肠疾病(95%以上在球部)。常见的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胃下垂等。 中医看胃痛,和西医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 正常来说,胃部会分泌黏液保护胃壁;分泌消化液及胃酸来帮助消化。胃寒者正是因为消化液及胃酸过少,以致胃口獃滞、食慾不振、整天感到腹胀口淡、有时甚至作闷想吐。从中医角度解释,胃寒是因不够气所致,气不足指胃机能低下、胃部肌肉弹性不够,影响蠕动及分泌液的供应。 至于「胃热」,粗略可分两种。一种是胃炎,同样会感到胃胀、没食慾,唯一与胃寒不同的地方是胃热者会感到口苦,兼有口臭。另一种胃热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患者胃口大开,好像永远吃不饱,原因是他们阳火过盛伤津,胃部过度活跃,蠕动加快,所以食慾增加。早期糖尿病患者正是有此情形,阴液不足,吃得多,拉得多,睡得多。假如你有类似情况,必须及早检查。 胃病不是危疾,按理应可根治,但很多人一辈子吃药也治不好胃病,其中关键在于「饮食起居」四字。病者如不改变饮食恶习,即使不断吃药,胃痛始终长伴左右。 饮食原则: * 饮食定时定量; * 勿空腹喝茶或咖啡; * 少喝酒; * 避免过辣及煎炸食物; * 少吃难消化的食物,如橄榄、鱿鱼、墨鱼、生蚝; * 少吃肥腻的食物,如肥肉,或生食的食物如刺身; * 面舖的面条多因处理不好,过于碱性,多吃伤胃; * 不宜吃饱后马上工作或做运动。
胃不好的症状?胃不好的症状有哪些?胃不好的症状你了解不?